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热点”的传播

作者:刘藜文
主要内容

“热点”的传播

随着高度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每天都有不断的信息进行更新,人们生活在这个信息时代,每天接触不同的媒体,也从中获得大量信息。但是在这些众多的信息中,总有一些能够成为“热点”的信息,甚至逐渐成为一种“流行”——例如一件事情,一个人物或一句话……

那么这些“热点”是怎么出现的?又是怎么传播的呢?其实现在很多人每天手机不离手,每天都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获取外界信息,一些具有爆炸性的新闻事件或者娱乐事件都有足够的吸引力来获取人们的关注。这些所谓的“热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例如传播范围广,影响力大,受众人群大,而对于“热点”的定义是指比较受广大群众关注或者欢迎的新闻或者信息或指某时期引人注目的地方或问题。也就是说,“热点”之所以能成为“热点”,是因为在每天层出不穷的大量信息里,一些事情,一些人或者一些话具有独特性和强大吸引力,而且互动性强,舆论性强,能够利用各媒体的实时性便利性特点快速传播到广大群众的接收信息的范围里,以扩大受众面。

在这些“热点”信息的传播里包括了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接收者和社会网络环境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首先,当信息传达给受众并且引起了受众关注时,受众在看到信息时会有自己的理解,并以自己的话语权和传播方式自由地传播出去,对信息也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加工,而且现在网络发达,信息传播快速,在网络上人们的言论也更加自由。这样一来,这些信息又通过人际传播在宽松的社会网络环境的影响下变得更具舆论性和争议性,这些信息也就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就是“热点”。

对于“热点”信息的传播,受众表现出的心理特征有:认知心理、好奇心理、从众心理、表现心理、移情心理、攻击心理。例如新闻热点的传播,受众心理的意义渐渐凸显了出来,信息发出者也渐渐认识到了解受众心理的必要性。他们发现以前只讲传播不讲效果的形式主义传播方法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了。所以像是在新闻报道中,大众传播通常会对新闻事件进行价值判断,这在一定程度上维护着社会规范,受众通常要对该类传播内容进行思考,从而形成相应的价值取向。由于不同受众群体的年龄结构、文化水平和生活环境等都具有差异性,他们在进行传播内容的选择和理解时也具有一定的差异,接收信息时受众会产生顺从、认同、逆反等反应。如果一个热点信息在传播时顺应了受众的心理且充分满足了其心理需求,那么这个“热点”将会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热点”的传播总的来说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而因为受众的不同其作出的反应也会不同,有媒介就会有信息的传播,就会有“热点”的产生,因为媒介即讯息。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