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未来》
欧文曾说过:“完善的新人应该是在劳动之中和为了劳动而培养起来的。”所以我校开展劳动教育树立了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使学生懂得了劳动的伟大意义,更是为培养未来型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劳动之中完善自我,成为未来型人才,通过劳动创造未来。
“锦城2025”——锦城大学第二个十年发展规划提出培养“未来型学生”,适应未来新产业、新岗位、新需求,学校认为:技术发展是教育革命的推动力,新技术不断给教育提出机遇和挑战。当前,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旧产业、旧岗位渐渐消亡,新产业、新岗位不断涌现。为阔步走在"工业4.0时代"教育变革的前列,学校提出"建设未来型学校,造就未来型教师,培养未来型人才"的战略。"未来型人才"是从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角度来说的,指的是"具备新思维,掌握新科技,服务新产业,胜任新岗位"的人才。所以我校实行特色教育并开展劳动教育,增加了劳动课,我校劳动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们真实地体验到干农活的感受,学会一些农具的使用方法。而我们不仅捡过石头铺过路,锄过草浇过水也锄过地,还体会到了干农活的辛苦与不易。在劳动中我们认识到了“团结就是力量、众人拾柴火焰高”。我们能够在劳动中统筹兼顾,各司其职,配合默契,互帮互助以达到高效率高质量的劳动效果,我们也能体会到团结合作带来的巨大收益。在劳动中学生收获的不仅是关于农活的知识,还有课本中体会不到的精神,因此,所有高校都应该开设劳动课,培养大学生吃苦耐劳,拼搏向上,勇往直前的品质,为我们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成为未来型学生培养能力。
其实同学们大都来自于大城市,没有什么干农活的经验和常识,有些同学连常见的蔬菜都会认错,学校的劳动教育课的开设对学生们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机会去接触农活劳动,让学生们学到了不同于课本上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的力量,感受在劳动之中学习的乐趣,也能改变学生们“四肢不勤,五谷不分”的惨状。在劳动中我们可以放松心情,远离枯燥无味的课本,远离电子产品对我们行动的限制,转换思维,放松大脑,体会不同的学习乐趣。都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那在我看来,在劳动中学习,在劳动中体验生活又何尝不是某种意义上的“诗和远方”呢?
在我校的“长板原理”特色教育下,学生们在劳动中学习并且得到精神上的熏陶,通过不断地劳动实践,让学生在发展自身特长的同时,在身体素质和精神心态上也能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做到“长板短板”共同延伸,只有这样培养出的学生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进步,在保持身心健康能力全面提升的状况下去开创属于自己的未来。所以我校开展劳动教育课能够为培养未来型学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让学生在劳动之中完善自我,成为未来型人才,让学生通过劳动创造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