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90后创业者陈菲菲所写的一篇名为《一位92年女生致周鸿祎:别再盯着我们看了》的文章刷屏朋友圈,爆出360水滴直播平台侵犯公众隐私,引发大众热议。
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来分析此事,传播者是笔者陈菲菲,媒介是微博文章,信息是360水滴直播侵犯公众隐私,受传者是大众,反馈则是大众意识到隐私泄露问题。
为什么92年女生陈菲菲会突然向360“开炮”呢?这几天,更有流言称这是一次自导自演的闹剧,为的就是黑360公关等等。暂且不提这些后话,从陈菲菲的文章中我们可以知晓,笔者是因水滴直播发出公告称将免费向幼儿园不限量提供摄像头一事,出于职业好奇才点进了水滴直播,发现了琳琅满目的直播内容。
陈菲菲作为传播者,影响她的因素有许多:首先,从传播者的自我印象出发,她是一名做产品体验类视频的自主创业者,从小体验过360的无数产品,知晓水滴直播这一软件并进一步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并无奇怪之处;其次,作为一名92年的年轻女生,她应有的好奇心驱动着她实地走访其中部分商家,以求得“实锤”,也正是年轻人的正直,使她想要把这件事公之于众,用视频的方式记录下了她对多家直播店铺的走访调查过程;最后再对社会环境加以分析,在直播盛行的今天,网络安全问题剧增,人们越来越多的隐私曝光在摄像头之下,但部分人却对此不在意,就如视频中一位店家所说“吃个饭暴露你什么隐私了?”
其实水滴监控直播或侵犯公众隐私一事早在今年5月便有人民日报记者爆出,为什么偏偏这次“某92年女生”的发声能够掀起一波热潮呢?单从媒介的角度来分析,陈菲菲在“双12”当天发出了一名92年女生致周鸿祎的一封信,文章语气轻快调侃,并加以实地走访多家店铺的视频和“你知道你被监控直播了吗?24小时身处监控直播之中?解密水滴直播泄露隐私的秘密”等字眼,足以吸引各路吃瓜群众,并且有理有据的狠狠打了360一耳光。
360水滴直播接连发出多篇说明与回应,尝试遍了严谨和轻松风格,却都被网友讽刺公关不到位,流氓公司等等。这也正体现了受传者对信息的反馈,网友们都意识到了,监控直播下无隐私,这种将公共场所的拍摄进行网络直播的做法,严重侵犯了个人隐私权、肖像权。并且我国《侵权责任法》中明确写出,“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360公司更应该先关闭直播,解决这一事件,而并非甩锅于陈菲菲,称其“黑公关”,是蓄意而为。
从大众角度出发,现在个人隐私根本谈不上隐私,各种身份信息的泄露早已不是新鲜事。本来也只是看一看文章,随口骂骂咧咧两句就完了的事儿,能逐步发酵成“热点”,更多的是传播过程中的推力造成的,当代网民很容易被“带节奏”,其中的幕后黑手就是群体暗示和群体感染。若一个主观色彩强烈的评论登上了热评宝座,那就将会影响许多群众对此事的态度。所谓墙头草,两边吹。当风向总是朝着陈菲菲的时候,大多数人都会站在她这边,一起埋怨着360的流氓行为。就算这是她的自导自演,她也成功达到了目的。
这件事所涉及到的传播知识颇多,若从水滴直播和360公司回应的方面仍能有多方面的分析,在此便不再一一分析。本年度的“热点”事件极多,既得益于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又由新媒体的快速发展而引发。在高度信息化社会,我们更应该做好保护隐私,保障网络安全的各项工作,让互联网绿色健康发展,使之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