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读《1984》有感

作者:袁子寒
主要内容     

《1984》是老师曾在课堂上的推荐书目,听了老师的推荐,十分感兴趣,便去找来了这本书。这本书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的一本政治小说,小说刻画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和恐怖的社会,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的假想的极权主义社会。

小说主要构想了1984年的世界被三个超级大国所瓜分--大洋国、欧亚国和东亚国,三个国家之间的战争不断,国家内部社会结构被彻底打破,均实行高度集权统治,通过各种极端手段钳制人们的思想和本能,控制人们的行为,以对领袖的个人崇拜和对国内外敌人的仇恨维持社会的运转。

读罢这本书,我的后背不禁发凉,但我依旧有很多的不解。我对这本书的理解仅仅还处于最浅层次的方面。文中主人公温斯顿却本是一个思想独立者,他对这个社会怀疑,对老大哥所设置的种种感觉到厌恶和迷茫,温斯顿向往自由,人生来就具有追逐自由的本性,但他所向往的自由,是身体和思想上的双重自由,然而在大洋国,不仅有“电屏”监控人们的身体,更有“双重思想”占领人们的思想,这样的社会,该如何去追寻自由?更加耐人寻味的是,人们被关在社会大监狱里却从没有想过越狱,是他们不知道自己被愚弄了吗?答案是否定的;事实上,越是聪明绝顶的人往往越是头脑平庸,“思想警察”奥布兰就是如此,他清楚地知道社会在倒退,谎言充斥着整个世界,但他却甘愿做体制机器里的一颗螺丝钉,同时受着老大哥的监视。牢笼里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充满控制欲的自由是极端的自由。奥布兰对温斯顿的承诺:“我们会在没有黑暗的地方见面。”在全书的结尾,奥布兰终于实现了这一承诺,但温斯顿在他的改造下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牢笼自由者”,他享受着井底的自由之光,心中充满感激,但我们都清楚,他追随到的,并不是真正的自由。

这本书复杂,难以理解,第一次阅读就遇到了很多难题,我极其肤浅的理解会使我再次拿起这本书,仔细阅读这本书,我相信还会寻找到更多让我不可思议的新发现。

这本书留给我们是令人毛骨悚然的鸡皮疙瘩。或许对于生活在现在这个思想、言论相对自由的多的时代里,书中描述的种种真的是难以想象和令人信服,但书中的一部分那么恐怖,那么真实,使人挥之不去。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