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你想要批评别人的时候,要记住,这世上并不是所有人,都有你拥有的那些优势”开头的一句话,让我再次心生感触。
从小对外国文学的兴趣不是很大,或许是因为外国文学的篇幅太长,也可能是因为外国文学人物名字太长,让我难以对外国文学提起兴趣。这本书,是我第三次拿起。第一次读还不懂,第二次读有了具体的理解,这一次,又是新的感悟。我一直相信每个时期读一本书都会有不同的感受,它随着年龄的成长在不断变化。
《了不起的盖茨比》是美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菲茨杰拉德的代表作。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将他视为“一个标准,一把尺子,一个看清自己位置的一个标志。”
作者通过主人公盖茨比的邻居尼克的视角演绎了他的经历与最后的沉沦。盖茨比在五年之前爱上自己的远房表妹黛西,但因自己的贫穷,黛西没有选择他。他便决定挤入上层社会,五年之后,盖茨比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得自己家财万贯,他便每周在自己家举办聚会,期待黛西的到来,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相遇了,依旧动心,然而此时的黛西已结婚生子,在其丈夫的阻扰下,两人的关系再次僵局。盖茨比一生忠于爱情,他对黛西的爱至死不渝,只可惜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刻,黛西依旧未回头。
这本书是让人悲哀的,不仅仅是盖茨比与黛西没有结果的爱情,更可悲的是这本书呈现出了人世的虚假和人性的伪善,它在揭示着人性的丑与恶。参与派对的许多人与他素不相识,但在他面前是阿谀奉承,在他背后却是不断的质疑。花天酒地的派对,奢侈豪华的住处,五彩绚丽的衣衫,只是希望他心中挚爱的黛西来参加一次派对。盖茨比努力付出最终成为社会上层,他在别人口中是一个模糊的人物,但也是一个传奇人物,这个传奇人物最简单的愿望只不过想要自己心爱的人在他的花园里“坐一坐”。来来往往的人在他的豪堡中穿梭,盛宴的狂欢声与光彩夺目的灯光直到深夜才会慢慢褪去。然而,人终究是会变的,盖茨比比以前的自己更加努力,黛西却不再是以前深深爱着盖茨比的那个黛西。黛西的丈夫生性暴虐,做了种种对不起她的事,可黛西对自己的选择也无可奈何。盖茨比的出现,让她再次动心,可是,不再是五年前那样纯粹的爱,更多是对盖茨比物质的爱,即使最后在盖茨比死的那一刻,她也没有过多的悲伤与心痛。
这本书打动我最大的原因是它使我看到了人性的另一面。盖茨比生前,每周都会在他的城堡里举办聚会,不用给钱,不用在乎是否认识,只要你想去,都能参加。每一周的聚会都人声鼎沸,那些在乎虚荣心的人们都玩得十分的开心,吃吃喝喝,为所谓的“人际关系”而拼命努力。然而,在盖茨比的葬礼上,尼克四处拨打电话,希望人们能够来参加他的葬礼,但是,人们都纷纷推脱。此刻,盖茨比真正需要他们的时候,除了亲人,也只有尼克在他身边,整个豪堡如死一般的沉寂,往日的一切热闹景象似乎本来就与这座豪堡没什么关系。这一切看在尼克眼里,他看见了盖茨比幻想的破灭;看见了理想世界和现实的差距;看见了人性的冷漠无情;看见了为物质所动的一切虚情假意。
这让我想到了现在所谓的“大学社会”,校园里大大小小的校级组织,各式各样的校园社团,从干事到部长,再从部长到主席,许多人为了所谓的“人际关系”将学业放一边,四处奉承谄媚,有的人放掉自尊,有的人满足虚荣,本应在最该有独立思想的青春年少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本心。大学是个小社会不假,但在我看来,既然是一个学生,沉淀应是我们最好的选择。人性有真亦有假,生活中,我们难以看清人性的伪善,现实是残酷的,会左右我们的思想,只希望如那句话所说:“我们不要最终成为自己讨厌的那种人。”
“我们奋力前行,逆水行舟,不断地被浪潮推回到过去。”即使逆水行舟,在现实的洪流中,也要保持自我本心,带着独立思想和人格,奋力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