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在老师的讲解下听说了《管理的实践》这一本书,便决定买来看看。其实一开始很难想象学文学专业的我会去看一本关于管理的书,但看完后就发现十分有趣,这一本书虽与平时所看的文学作品不同,但里面的每一章节也富有极大的感染力与认同感。这本书完美的阐释了管理所代表的含义。
《管理的实践》是德鲁克讲述“管理如何能够复制”的一本著作,此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对管理原则、责任和实践的探究,探索如何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和制度,这是全书所追寻的问题核心。海尔集团的张瑞敏曾说《管理的实践》就是指导你在实践中学会管理,并在成功的管理实践中得到升华。市场上不缺乏管理类的书籍,但大多数还是仅停留在书本字面上的知识,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如此,如何学会好的管理,不仅要学会书本上的知识,还需要懂得如何运用,因为管理是一种实践而不是一种学科或一种专业,而《管理的实践》便是教你真正的理解管理学并将它运用到生活实际中的一本书籍。
此书阐述管理的知识由浅入深,分为五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管理的本质、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的结构、管理员工和工作、当一名管理者意味着什么。贯穿全书的三条主线就是管理企业、管理管理者、管理员工和工作。管理的首要职能就是管理企业,检验管理的是企业的绩效,因此企业的管理也就是目标管理,这是贯穿全书的基本原则。同时管理管理者就是运用资源来打造企业,使资源能充分发挥生产力,管理的最后只能是管理员工和工作,这意味着要对工作进行组织,也要求管理者必须将目前的现况和长远的未来一并纳入考虑。平时说到“管理”二字,我们肯定最新联想到的就是管理者,因为不论是在什么企业中,管理者都是赋予企业生命、注入活力的要素,由管理者组成管理层,管理层是专门赋予资源以生产力的社会机构,而管理层的首要职能就是创作经济效益。以上均是管理的本质,只有真正理解到管理的本质才能更深一步的了解管理的结构以及管理各个部分的章程秩序。另外一处引入入胜的地方就是此书的举例,在众多大大小小的例子中来说明管理的含义,使人印象更加深刻。通过西尔斯公司的例子来引发我们对于企业的思考,企业是由人创作和管理的,而不是由“经济力量”创造和管理的,也改正了我们平时觉得创造利润就是企业的唯一目的这一错误思考,《管理的实践》明确的指出利润不是企业和企业活动的目的,而是企业经营的限制性因素,企业的主要功能是营销和创新。除此之外还举了IBM的例子来阐述人企业如果要提高效益需要致力于把提高员工的效益,把员工当作资源,需要科学的进行管理,应用最为广泛的人事管理概念,激励员工创造最佳绩效。
德鲁克说:管理是一种器官,是赋予机构以生命、能动、动态的器官。《管理与实践》所提供的管理观念与原则,会影响所有读这本书的读者,管理不仅是“企业管理”,而是所有现代社会机构的管理器官,尽管管理一开始就将注意力放在管理上,但管理学科任然是把管理当做一门真正的综合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