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李白杜甫满庭知,杨慎漂泊无人问

作者:武奕兴
主要内容     

李白杜甫满庭知,杨慎漂泊无人问

李白的飘逸放浪反映着盛唐的光辉,杜甫的深切悲悯照耀着晚唐的历史。他们虽生前不如意,但死后为万世敬仰,一代诗仙,诗圣如双子星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而杨慎相比是一块奇特的石头,深埋在泥沙之下。

杨慎自幼聪明好学,出生书香门第,父亲是吏部尚书杨廷和之子,按理说便是当代高富帅,但命运给予他的除了不平还是不平。七岁,学句读和唐代绝句,十一岁写近体诗,十二岁做“青楼断红粉之魂,白日照翠苔之骨”。十三岁随父入京师,沿途写有《过渭城送别诗》、《霜叶赋》、咏《马嵬坡》等,其《黄叶诗》,轰动京都。二十一岁,参加会试,主考官将他的文章列为卷首,不料烛花落到考卷上烧坏了,名落孙山。命运仿佛从此将苦难与不幸与之系紧。但他没有放弃,经过刻苦努力,他以殿试第一考中状元,宣示自己的实力。

在他的政治生涯中坎坷不断,命运总是反复无常。他为人正直,忠于国家,若遇明君便是一代名士,国士无双,匡济天下。但他的两任君主都无明无智,于是悲剧必然发生。他针对明武宗到处游玩,指责“轻举妄动,非事而游”而皇帝根本不理国事,他眼看民不聊生,气愤辞官。

武宗死后其堂弟继位为明世宗,原以为有了希望,却是一场空。在大礼议的纷争中,他不愿迎合上意,耻于与奸佞小人为伍,偕大臣伏左顺门力谏,而皇帝竟用武力镇压,他激动地说:“国家养士一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庭杖后被发配流亡。一腔热血却被如此对待,但他的壮志豪情并未消逝,而是纵情山水,深入人们关心百姓疾苦,拼命为百姓呐喊。当今社会也有很多问题,当我们不能因一点阴暗就全盘否定,应为一点挫折便屈服命运,而应怀着“泰山崩与前而色不变,居众人而无怒”之心平静地对待,以“千锤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之志,在人生中勇攀高峰,杨慎于我是一剂静心散。只求竭尽所能,不求得失成败,他不似日月般闪耀多目,却有星辰的光芒与奉献。在他身上,我学到处万物而不惊,浮沉苦乐,泰然安之。在社会的涌流中,不时追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保一颗平和却不失上进之心,在黑夜中散发自我的光芒。

杨慎不仅对经、史、诗、文、词曲、音韵、金石、书画无所不通,而且对天文、地理、生物、医学等也有很深的造诣,他通古今,知人事,晓雅俗,畅游山水之乐,却又关心民众疾苦。一代的伟人却有平凡而真挚的爱,如果世界是荒芜,唯有爱让世间桃李花开。在他和黄娥的爱情中很少相聚,却有时时心系,挂肚牵肠。少有安静幸福的美好时光,没有花前月下,赏花出游,美酒佳肴。更多的是疾风骤雨,电闪雷鸣。而黄娥却一直从未离开,这或许是他最大的幸运吧。一首《临江仙》:“楚塞巴山横渡口,行人莫上江楼。征骖去棹两悠悠,相看临远水,独自上孤舟。却羡多情沙上鸟,双飞双宿何洲?今霄明月为谁留?团圆清影好,偏照别离愁。”道出多少离愁别恨,情思绵绵。其妻写了一首怀念丈夫的《七律•寄外》:“雁飞曾不度(一作到)衡阳,锦字何由寄永昌?三春花柳妾薄命,六诏风烟君断肠。曰归曰归愁岁暮,其雨其雨怨朝阳,相闻空有刀环约,何日金鸡下夜郎?”正因有如此痴情佳人,给予他无限支持,他方能无所畏惧,执性前行。我向往他对人生的不屈态度,对命运人事的顽强抗争,同时将国家与个人结合,既壮志报国,又实现了人生的幸福,正如当下将中国梦与我的梦结合,创造属于自己独特而璀璨的人生。

他甘于付出,却不指望为人所知,受苦难而始终顽强不屈。对爱忠贞,对家,对国无愧于心,将家与国融合为一,这不正是当代中国人的追求吗?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