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外国文化书评 ——东野圭吾系列杂谈

作者:赵恒
主要内容     

外国文化书评

——东野圭吾系列杂谈

东野圭吾,日本推理小说作家。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白夜行》《嫌疑人X的献身》等。1958年2月4日出生于日本大阪。毕业于大阪府立大学电气工学专业,之后在汽车零件供应商日本电装担任生产技术工程师,并进行推理小说的创作。1985年,凭借《放学后》获得第31回江户川乱步奖,从此成为职业作家,开始专职写作。2006年《嫌疑人X的献身》获134届直木奖,东野圭吾从而达成了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

初识东野圭吾,是通过《解忧杂货店》,该书讲述了在僻静街道旁的一家杂货店,只要写下烦恼投进店前门卷帘门的投信口,第二天就会在店后的牛奶箱里得到回答:因男友身患绝症,年轻女孩月兔在爱情与梦想间徘徊;松冈克郎为了音乐梦想离家漂泊,却在现实中寸步难行;少年浩介面临家庭巨变,挣扎在亲情与未来的迷茫中……他们将困惑写成信投进杂货店,奇妙的事情随即不断发生。当时只是因为这本书大热,便买来看,结果一发不可收拾,这本书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命运。看似毫无关联的故事,都在最后交错连结,织成一张大网,将所有人牢牢网住。小说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没有扣人心悬的故事,却每一个直击人心,尤其是越读到后面,就会发现之间每一个的联系,看似国别不同,境遇不同,但总有人出现在我们生命里,有的留下,有的离开。但每一段故事都不是无用的笔墨。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有人的地方便有羁绊,而人与人的羁绊则任何人都无法逃脱的宿命。

接下来就到了《嫌疑人X的献身》,这本书是东野圭吾创作的长篇推理小说,也是“伽利略系列”的第三本小说。讲述一个数学天才为了帮助一对母女隐藏杀害前夫的罪行,和警方展开了一连串的斗智,制造整个骗局。我从小便喜爱探案类的故事,所以读过不少侦探小说。刚开始只觉得不过是故事不同,套路都一样的小说,读到一半便按着自己的惯性思维走,还沾沾自喜以为自己已经了解凶手所用的手法了。结局却让我大跌眼镜,以为深谙作者套路的我这次却被作者玩得团团转。作者出其不意,给我巨大一击,为了掩盖母女杀人的事实,数学家又杀一个人来混淆警方视听。而这个结局,同时也照应了书名,何为X的献身。一下子,我所有的疑惑都解开,我深深佩服东野圭吾对读者心理的把控,以及跳出小说家惯用的思维,在结局出现巨大的反转,给读者留下巨大震撼,回味无穷。

同样在书名中蕴藏玄机的另一本小说是东野圭吾的代表作——《白夜行》。故事围绕着一对有着不同寻常情愫的小学生展开。1973年,大阪的一栋废弃建筑内发现了一具男尸,此后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与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个跻身上流社会,一个却在底层游走,而他们身边的人,却接二连三地离奇死去,警察经过19年的艰苦追踪,终于使真相大白。在读之前我就听人讲起过这本书,虽然已经知道大致剧情,但真正认真来读却还是给我很大的震撼,细思极恐。首先是时间线,故事跨度长达19年,凶手逍遥法外,案件接二连三的发生。更让我惊讶的是凶手竟然在那么小的年龄会有如此之大的心机与狠辣,对亲生父亲也不惜痛下杀手。但在知道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对桐原亮司与唐泽雪穗却有又厌恶又心痛的感觉。尤其是在唐泽雪穗说出“有些人一辈子都活在太阳的照耀下,也有些人不得不一直活在漆黑的深夜里。人害怕的,就是本来一直存在的太阳落下就不再升起,也就是非常害怕原本照在身上的光芒消失。”“我的天空里没有太阳,总是黑夜,但并不暗,因为有东西代替了太阳。虽然没有太阳那么明亮,但对我来说已经足够。凭借着这份光,我便能把黑夜当作白天。我从来就没有太阳,所以不怕失去。”这些话时,明白他们也只不过是受害者,坠入黑暗也是迫不得已。小说在桐原亮司跳楼死去,雪穗离去时结局,给我觉得很突然,觉得应该把后续事件和前面一些模糊的事件说清。不过仔细一想,在信息量如此庞大和冲击力巨大的小说中,确实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给读者。

这也是东野圭吾小说的一个特点,具有强烈的社会讽刺意味。就《白夜行》来说,它在提醒读者思考:一味追求高速发展到了丧失理智的程度,一定会有悲剧发生。小说也从侧面反映了计算机时代的逐步到来,假如十九年前就有那么先进的技术,案件不至于拖到如今,而时代的发展又紧紧地牵引着人物的命运。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石宝光评价说“东野圭吾的后期作品就一直在关注社会问题,《白夜行》更是以独特的手法揭露了当时日本的社会问题,引发读者对人性问题的思考。他作为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用客观的语言描写了男女主人公扭曲的人格和阴暗的一生。文章基于内视角的叙事模式,从人性的自私、扭曲,心灵的孤独、挣扎,善与罪的冲突等。”

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表达了一种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饱受死亡威胁的心灵。这种理想属于所有对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类个体。他拒绝将理性捧上智力的神坛,而是揭示了片面张扬工具理性所带来的悲苦,以及生活在这种工具理性主宰之下的当代人刻骨铭心的死亡焦虑。在一个被死亡阴影笼罩的“规范社会”,他塑造了一种值得人们仰望和追求的生命境界。这就是东野圭吾死亡书写对当前人类生命困境的精神策应,亦是他文学创作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2017.11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