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不疯魔,不哲学》读书笔记

作者:刘星雨
主要内容

《不疯魔,不哲学》读书笔记

专业:汉语国际教育姓名:刘星雨学号:163010010

很多人说这是一本优秀的国产哲学普及书,是国产版《苏菲的世界》,但同时也有很多人批判这本书。看到豆瓣网上对这本《不疯魔,不哲学》的评论褒贬不一啊······豆瓣上有个书评:“此书的定位从来都不是学术书,你们为何总是揪着‘不学术’不放。作为学术科普它不够严肃;作为八卦书,它又没有那么恶趣味。它的定位就是一系列欢乐网络日志组成的轻松幽默哲学随笔,适合初入门者,哲学门外汉。

一口气读完这位清华哲学系女子的《不疯魔,不哲学》­,回过头来发现“不疯魔,不哲学”——这个书名其实也说得不错。哲学既是语言陷入疯魔的表现,也是消除这种疯魔的斗争。疯魔本身是人性的一种固有的渴望(尼采会说,这是悲剧性的渴望):渴望用语言飞越自身的地平线,或渴望编织出这条地平线。疯魔无法被解决(solved),只能被消解(dissolved)。但如果要为本书取一个名字的话,最恰当的是:“很疯魔,不哲学”。

哲学入门书的写作总是深奥晦涩易,深入浅出难,这位清华大学哲学女博士本是无心插柳,没想到一夜蹿红。全书以纪传体的编排方式,分为正册和副册(“哲学十二钗”)其划分是依据各个哲学家的影响力。作者把一个个遥远生疏的面孔拉到读者面前,鲜活,生动,触手可及。本书写法独特,戏谑,解构,颠覆,又充满了情怀,令普通读者和哲学爱好者们或大呼过瘾,酣畅淋漓;或莞尔一笑,点头称是。

对很多人来说,纵使意识到哲学的不同凡响,但往往只是在哲学大门外徘徊,一直不能登堂入室,领略其中的微言大义。不庸讳言,这跟那些哲学家的文字有关,那些翻译过来的哲学文章,很多都是晦涩难懂,容易让你生出困意。如此一来,便阻碍了人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的劲头。于是,便造成了哲学和大众的隔膜。其实每个人都是自己的哲学家,而哲学家绝不是最聪明的人,对最聪明的人而言,根本不存在哲学问题。说到底,哲学不是屠龙之技,不能浮在空中楼阁上,其到底是有利民生和社会的。对一般读者而言,想一窥哲学的美妙,大抵应该先从兴趣着手,先培养其对哲学的兴趣,这样便可以顺其自然,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向哲学的无限殿堂。而这本《不疯魔,不哲学》,显然没有摆架子,将自己打造的不食人间烟火。相反,这本书是平民化的,力求有趣的,语言浅白的。这本书提及了不少的外国哲学人物,可以看作是这些人物的传记,同时还辅之以他们的主要思想。

看完这本书,大致对西方哲学有了不少的了解。最重要的,这些哲学家和他们的哲学思想,经过作者的叙述,不再那样地学术化,不再那样艰涩,而是用现代的不乏轻松调笑的文字进行了重新的包装,这样能让一般的读者更容易看下去。只有这样,才能让哲学真正大范围地走向大众。

当然,对于博大精深的哲学而言,严肃的原著阅读不可替代。于我而言《不疯魔,不哲学》就像是哲学盛宴前的开胃餐前酒,能够刺我对于哲学阅读的欲望,滋补身心,健胃消食,拉近我作为凡俗红尘之中的普通人与精深哲学思想家之间的距离。这个秋天,让我从这本书中获得了不小的精神收获。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