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刘邦的流氓精神
摘要:刘邦是大汉王朝的开始,也是象征着司马迁史官生涯的开始,因此司马迁在记录刘邦时更加显示出了他对刘邦复杂的感情,也使我们对刘邦的形象有了更鲜明的理解。
关键字:意豁如,流氓精神,大人长者。
刘邦出身农家,为人喜施,不事生产,传说他一出生就有天子的迹象,他是蛟龙所生,左股七十二黑子,隆准而龙颜。在吕公看见刘邦的面相下,就十分敬重他,还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在当地人对他出生的传言让他也认为自己定会有一番作为。他虽在秦时作为亭长,却志向不在此,他志向高远,胸怀宽广,因为为人大方,于是在当地人员人脉也不错。他早年看见秦始皇出巡感叹到:“大丈夫当如此也!”从这里我们都可以看出刘邦心内的抱负。
但刘邦成为汉朝的创造人,不是他的祥瑞之气以及高贵的面相就决定的,而是有一定的历史机遇以及他个人的性格优势。
在秦始皇暴虐的统治之下,出现了很多起兵反秦的人,刘邦借助陈胜,吴广起义的大好时机,在得到了沛县的百姓的拥护之下,沛县也响应了起义,刘邦善于依附更强的势力使自己势力得到更好的扩大,在当时已经属于接近五十岁的年龄,对于刘邦来说也更是一个有优势的岁数,他凭借他的“大人长者”带来了较项羽更让人值得信任的形象。
刘邦经历了两个时代,一个是战国时代,一个是帝国时代,而这两个时代又是相互连接的,其实刘邦只比秦始皇嬴政小三岁,在刘邦小的时候他所收到的教育是游侠极其游说的文化,他十分向往信陵君的事迹,因此在早期的刘邦有着游侠的气质,之后,刘邦又当上了沛县的亭长,刘邦总是在不同的时机里能够做出正确的决定,之后,他又将秦始皇视为自己的偶像,在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时,他也十分配合,刘邦的适应很强,总是能够迅速适应当时的时代大变革。刘邦非凡的学习能力使他天生眼光更加高远。
而刘邦身上不得不提的就是他的流氓精神以及他的痞子气。他在逃难时快速做决定,在保全自己性命的前提上,可以不顾儿女的死活,在自己的妻子和父亲受到侮辱的时候,他还可以和人同享荣华富贵,在项羽威胁他要煮了他的父亲时,他却说,只要项羽不怕名声被毁,喝汤时分他一碗。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刘邦不是所谓意义上的好人,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有担当的男人。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正是这样的果断又残忍的刘邦才会成为毛主席口中“刘邦是封建帝王最厉害的一个”,他也才会成为大汉王朝的创造人。
刘邦的性格是复杂的,他有完美的自知之明,能够知错就改,而不是傲慢不可一世,他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竟然可以把缺点演化成优势。在入关后,知道项羽对自己不满,他亲自上门道歉,并绝口不提之前与楚怀王的约定,向项羽示弱的姿态,赴鸿门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但是刘邦却能够化险为夷,竟然还与项羽约定婚姻,这是有何等的本领啊。
所以我们在看楚汉英豪时,我们总觉得霸王是属于项羽,军神归于无双的韩信,但这最终的帝王却只可能属于刘邦。
矛盾人格造就了刘邦,而也就造就了大汉王朝的兴起。
参考文献《司马迁笔下的刘邦》
《刘邦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