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末期,又一批批的高中学子步入大学,成为一名大学生,每个人的选择不同,所以朋友同学们分散开来,而我在九月的第二天,来到四川大学锦城学院以一个新生的姿态开报名。
这不是我第一次踏入锦城的校园,在帮妹妹高中报名时,我的父母就顺道带我来看了一圈,第一次看见锦城的图书馆“哇,这也太大了吧,学费难怪怎么贵。”其实在填志愿时,是填公立二本还是私立二本就成了一个我与父母之间很大的矛盾。在我父母心中,公立院校永远都比私立院校好,即使我怎么给他们解释,他们都不相信,作为私立学校的锦城学院能比四川甚至全国半数公立二本相比。最后我们分别退让,父母帮我填第一志愿而我自己填后面的志愿。不知是运气还是命运,最后我收到的还是锦城的录取通知书,就这样我的锦城生活将要来到。
因为家住成都,所以我自己一人来报名,前期十分顺利,还遇到热心的学姐为我提供帮助,当只有最后两项的时候,学姐似乎有别的事,我就让她先走反正我也快办完了。然而当我办完所以准备回体育馆交资料的时候······我迷路了!
现在想想,锦城其实也不算太大,主要的活动区域也很近,但对于当时的我来说真的有的绕。反反复复在ABC教绕来绕去后,我最终不得不开导航走去体育馆。“大”,成为了“富”之后我对锦城的第二印象。
报名锦城,除了他原本就很优秀之外,还有一个原因——锦城吃住都很好。可当我真正踏入锦城的宿舍的时候,好吧,我失望了。这就是在川内来说很好的住宿条件?是别人吹的太好还是别的学校实在太差?这也就和我高中差不多,相比初中来说还要差蛮多的。所以我对锦城的第三个印象是“住宿一般”。虽然后来对比了一下朋友的学校,我们确实算好的,但我的印象却已经烙下了。
随着时间的推进,认识了一些同学和师姐师兄,然后我便听到了“锦城帝国高中”的锦城别称。正如字面含义一样,锦城的管理如同高中一样严格,我开始不相信。毕竟开学的第一周,我们每天都只是开会、玩、开会、玩······当军训来临的那一刻我才明白,学校真的是以高标准来要求我们。如今军训早已结束,但当我会想起:在烈日下站军姿,在细雨中跑晨操,连着站一个小时的军姿,我还是能够重新想起那份疲倦,与此同时,我有能感到生为军人的自豪,尽管我只是体验了半个月不到的军训生活。这是锦城带给我的,因为他的严要求高标格所以才能有这样的体会。
当我正式上课时,每个老师感觉都很厉害,尽管每个人的教学方法都不同,但都给我一种跟他学一定不会吃亏的感觉(当然每个老师都有不少作业)。认识的小伙伴都说我感觉你又读了一个新高一,“锦城帝国高中”果然名不虚传。
成为锦城学子已成为现实,我将会和锦城一起度过四个春夏秋冬,我期待在锦城的未来,也希望锦城能给我带来一个美好的将来。从此刻起,锦城将成为我的锦城,我将成为锦城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