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史
杜甫对中国文学的影响至大至深,杜诗是一本深厚博大的术,这本书又该从何读起,世事沧桑、民间疾苦、家国天下、诗圣情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第一次读到这句诗时我便想,该是一个怎样的人,拥有如何宽广的气魄,才能写出如此心系天下的诗篇。
杜甫一生可以分为四个时期。所谓“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的三十五岁以前,他虽应举不第,却结识了李白、高适。其次是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他困居长安,再次应试却依然落第,于是向皇帝献赋,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然后是他人生的第三个阶段,在他四十五到四十八这三年中,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在战争中,与妻儿分离,更是因为打仗失败险些被肃宗治罪。在这期间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哀江头》、“三吏”、“三别”等诗。杜甫人生的最后阶段是在不断地漂泊中度过的,最后病死湘江。《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蜀相》、《登高》等大量著作。
或许是应了那句“国家不幸诗家幸”,杜甫在安史之乱时期的创作风格与之前有较大改变,更多的是对现实深刻的描写,表现国破家亡的深哀巨恸。
所谓细节之处见真章,《哀江头》中的首句“少陵野老吞声哭”是杜甫一生的写照,李白和杜甫一起被称为“大李杜”,只比李白晚出生十一年,现实主义的杜甫却与浪漫主义的李白作品差异巨大。杜甫的一生屡次应举不第、历经战乱、与妻儿分离、不被重用、背井漂泊,这些不幸的经历可谓是“吞声哭”的现实写照了。“翻身向天仰射云,一笑正坠双飞翼。明眸皓齿今何在,血污幽魂归不得。”这四句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大唐美人的笑靥仿佛还映在天边,国家却已被反叛者的铁蹄踏破,以往的繁华景象都如过眼烟云飘散而去,给人以强烈的画面冲击感。安史之乱第二年杜甫奉命回乡探望妻儿,将沿途所见生灵涂炭之景象与自己。回家的感闻结合作成了《北征》,“乾坤含疮痍,忧虞何时毕。”痛心山河破碎,忧心民生涂炭,这是全诗反复咏叹的主题,也是杜甫自我形象的主要特征。诗人虽是奉命回乡,实际却是触怒了肃宗被遣归,国家危难,正值用人之际,此行其实是与诗人的心之所向违背的,却不能抗旨不尊,于是在忧国忧民、忧虞不安之际,诗人途径战乱,更是忧心人民的疾苦。
风雨飘摇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这风雨飘摇却造就了一代诗史。透过那些有生命力的字字字句句,我们依然可以看到战乱中的百姓、国家,依然可以感受到这位士大夫终其一生的爱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