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舍与不舍

作者:杨晨颖
主要内容     

从小到大一直都跟在父母身边长大,几乎是随时黏在他们身边,从幼稚园到高三毕业,我都没有体会过自己一个人生活超过一个月。不论是吃苦,还是得到表扬,可以第一时间分享的也是爸妈。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对“不舍”这个词的体会还不是那么深刻。

在记忆深处中,最让我动容的就是初一上期军训完了之后,放假回家,爸妈的各种安慰和照顾,再对比到学校的生活条件,让我对我的第一次寄宿生活感到十分排斥。那晚,我一个人躲在被窝里,轻轻抽泣,感觉像要天塌。那种对父母的依赖之情,我无法用言语形容。但久而久之,习惯了学校生活,加上他们隔三差五就会到学校看望我,给我带来好吃的,渐渐地,我便没有难过的感觉了。

在上大学的第一天,爸妈不辞辛劳地陪我跑完所有报名流程,陪我回寝室打扫安置,担心我的铺盖不够厚,担心我的零花钱不够,担心有蚊子咬我,担心我吃不饱穿不暖.....无数的叮嘱和期待在他们的眼睛里呈现,偶尔转身和妈妈说话,她的眼里都晶莹剔透。我记得那天,在和他们说了再见之后,转身的那个瞬间,我的心里特别空,嘴角也没办法上扬,我才发现,脸上划过两行清泪。

待在家里,他们总会说我懒惰,不爱收拾,乱成一团,却总是默默地就帮我打点好一切,嘴上虽然唠叨不停,偶尔还会戏谑我嫁不出去。现在想想那时候和他们拌嘴赌气也是多么幸福的事。而现在,待在学校里,我不想也不能够随时都把委屈告诉他们,渐渐地变成了报喜不报忧。我不想让他们坐在家里好不容易有了闲暇时光却还在为我担心。不敢说自己有多么懂事,只是觉得,父母的一辈子也有他们自己的生活,不能再随时为了我的不独立买单了。

其实很多去外地读书的同学会嘲笑我,“你学校离加这么近,随时想回去就回去了,哪像我们这些半年回来一次的”话虽如此,但是平时的学习和往返的车票就足够让人觉得头疼了,所以我们也没办法时时刻刻往家里跑,这种望穿秋水的感觉更差。

有时候,会不舍的,不止父母,还有朋友。我最好的男生朋友,去云南读书了,在他出发的前一天,我和他约在平时常去的小吃店,走在平时最熟悉的街,一路上,我们似乎有说不完的话,都舍不得先结束话题。无奈,他需要回去收拾行李,踏上征途,我记得我对他说,“待会你走的时候不要转身看我,我怕我舍不得让你走。”他竟一发不可收拾地哭了起来,我从未看过一个男生哭得那么伤心。最后,我们轻轻拥抱,我红着眼送走了他。

可能朋友与父母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对朋友会不遗余力地表达,对父母会选择隐藏。但唯一相同的是,我都很不舍,很想念。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