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很早的时候就听说过书名,一直未能细读,后来课堂上老师强烈推荐我们假期里去阅读那美丽的故事。所以,当我拿起这本书的时候,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期待,我想知道,范柳原与白流苏的故事是怎样地动人。看到白流苏被逼无奈,不得不面对回前夫家当寡妇的命运时,我为她捏了一把汗,那个时候的社会,新观念与旧习俗互相碰撞,我心底里害怕流苏会成为牺牲品。所以当她夺了宝络的风头,成功吸引了范柳原的目光时,我松了一口气,至少,她有了另外的出路。随着故事的一步步发展,范柳原借徐太太之口,邀流苏到香港小住。流苏心里是清楚的,钱是范柳原出的,他只是不方便出面。但是,为什么她明知道是这样,还跟着徐太太去香港呢,我想,她也是顶着巨大的压力,步步为营地生活在她所谓的“家”里。白公馆里的众人,个个不待见她,怨她吃用掉家里许多钱,怨她抢了宝络的风头,他们一心想着把她再嫁出去,盼她早日离开。所以,她只能孤注一掷,赌上一把。来到香港的第一天便见到了范柳原,一切确是范柳原的安排,他喜欢上了白流苏,但她跟他喜欢的其他女子一样,都只会是他的情人。这也是后来流苏要范柳原带她回英国去,他回说那是不可能的,才让我彻底看清了他们之间微妙的关系。其实,流苏心里很清楚,所以才会跟范柳原周旋那么久吧,她回上海待的一整个秋天就是对范柳原无声的反抗,她想要的不过是踏踏实实的婚姻。她一边顶着家里的压力,一边担心着容颜的老去,当范柳原的电报传来的那一刻,她已经撑不下去了,别无他法,她只能屈服。其实,他们彼此喜欢,但是双方的顾虑太多,她想要一个依靠,一个不会离开的依靠,他需要陪伴需要理解,同时也希望自由,他们在一起,算是各取所需也各自退让了吧。战争是在范柳原离开的第二天开始的,一切都令人措手不及。当范柳原乘着军用卡车回来接流苏的那一刻,世界只剩下他们两个。家庭的压力,渴望的自由,都不比上灾难来时两颗越靠越近的心。也是那一刻,我开始明白,为什么题目要叫做倾城之恋呢,大概就是倾毁的一座城,成就了这一段动人的爱情故事吧。从前,我的老师总是告诉我,两个人在一起,要经历重大的变故、灾难,那样的爱情才会坚不可摧,其实我一直不太能够理解。直到后来在范柳原与白流苏的爱情故事里找到了答案,我才真正懂得老师话里的意思。但是,和平年代,我们又如何去寻找“倾城之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