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尸语明秋毫
——《法医秦明——尸语者》读后感
“尸语者”是《法医秦明》系列小说的第一部,也是我读的第一本这种主讲尸体的小说,说是小说,其实它更有一种科普的意味,与尸体打交道本来就是中国人比较忌讳的,一阴一阳感觉就非常晦气,但《法医秦明》旨在让大家了解法医这个职业,就像秦明写的
“万劫不复有鬼手,太平人间存佛心。抽丝剥笋解尸语,明朝秋毫洗冤情。”
法医其实是一个非常神圣的职业,因为尸体不会说话,有些冤情也是由此而来,而法医就是根据尸体上的痕迹来倾听尸体想要告诉我们的话,帮尸体找出凶手,洗清冤情,所以有时候做现场侦察和人物关系排查不能看到的东西,法医能够从尸体上找到答案。
“尸语者”的写作从文笔上来说绝对不算是一本非常值得细品的小说,因为作者秦明是一位法医,自然在词藻和语言的运用上比不上很多专攻的作家,但是正是因为作者是以为法医,也让小说的语言和结构非常严谨,这种朴实无华的感觉反而是更加吸引我们阅读,特别是“尸语者”这一部小说大多是秦明的亲自的解剖经历,虽然也有虚构情节,但是写的一些案件和市井人物非常真实,有时候甚至给人感觉跳脱了小说这个框框,更像是在写一本传记或者是生活纪实。
从情节上来看,小说内一个一个的案件的情节是非常完整和严谨的,只不过我觉得在每一个案件过渡的时候有一些生硬,因为很多时候都是选用的“乌鸦嘴”这一个梗来过渡,希望在以后的小说里能够看到更多更自然的过渡。还有从小说的人物来看,主角也是非常明显,秦明和他的师傅,但其他的人物每个案件的出场率也是很高的,如果把“尸语者”看成生活纪实,那么这样确实是非常自然,但是如果是要追求小说的可读性来说,每次出现的人物太多实在是不那么能理解和记忆,但是从“第十一根手指”(也就是下一季)开始就好很多,人物不再那么复杂,但也有出现其他人物的新鲜感,只能说在《法医秦明》系列小说来看,作者的写作水平是有肉眼可见的进步的。
“尸语者”也是作者从秦明初次开始解剖尸体开始写的,从人物的成长来看,秦明从一开始的看到尸体的震惊和心理不适到后来的淡定研究,从一开始的生搬硬照书上的来解剖,到后来能够根据从业经验来分析各种尸体不同的解剖方式,从一开始需要跟着师傅的屁股后面走需要师傅的步步引导,到后来能够独当一面,让读者也是跟着秦明一步步成长起来,没有一开始就从一个职业者来进行生硬的科普,而是让读者站在秦明的角度来经历各种案件之后慢慢成长,我觉得不管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心之作,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一个点。
从“尸语者”开始,我对法医这个职业开始有改观,对尸体不再是只有之前的抗拒和恐惧,而是开始科学地看待,对法医是更加崇敬,希望未来秦明能够一直写下去,让大家都对法医这个职业有一定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