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信息化社会,农业依然重要

作者:梁琪欣
主要内容     

信息化社会,农业依旧重要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从古至今,劳动人民在这片神州大地上辛勤劳作,创造了一个农业文明的奇迹;也培育了根植于土壤里的中国传统社会关系。

农业永远不该被忽视。如今的中国早已步入信息化社会的行列,实体经济受到互联网的冲击。但是农业不会因此而夕阳。农业是人类生存之本。中国古代的帝王深知这个道理,所以封建王朝一直执行农业立国,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政策。哪怕在今天,农业的地位也依旧是稳固而不可动摇的,农业是基本生活资料的来源,也是所有生产资料的来源,离开了农业,人类一天也存活不下去。你能想象在农业停滞以后我们的生活吗?菜市场里将不再有任何农副产品,所有的餐馆都关门歇业,再过一段时间,食品工业缺乏原料停止生产,超市货架也会变得空荡荡的。人类将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

高度信息化社会下的我们需要返璞归真。日本今年出的一部电影,名叫《生存家族》,内容是在全世界遭遇停电事故以后,经历了混乱,城市文明开始向原始部落文化发展。一个家族在经历了艰险的野外逃亡,举家搬迁至乡下,过起了长达两年的农业生活的故事。一家人本有着现代人普遍存在的隔阂和冷漠,但通过一段旅途和在乡下的一段生活,学会了相处。电影用一个荒诞的故事引发了思考,一旦城市没电,世界肯定马上乱成一团,“人吃人”的事情随时可能发生。我们对工业化和信息化有着太深的依赖。如今,三分钟一摸的手机,是每个人的另一半;有时,你的朋友就在你的对面,你还是会选择和他微信聊天,人和人的交流退化到当面说话都会尴尬的地步。大家沉默着,拿着手机,看起来那么冷漠,却又拼命在和世界建立联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对现代人来说像个神话那么遥远。可有一天,当我们和家人去到乡下,和身边的人敞开心扉,亲密的交流一次,就会发现——偶尔听听虫鸣鸟叫,看看日月星辰,和家人朋友说说话,真的会让生命更加美好。

农业培育了中国精神。中国人素来就有艰苦朴素,勤劳奋斗,坚持不懈,能与天斗的精神品质。而这些品质的来源仍是在几千年的劳作中渐渐形成的。面对本就有限的产量,贫瘠的土壤,恶劣的气候条件,高昂的封建剥削,古代劳动人民不仅仅是在单纯的靠天吃饭,也在与老天抗争。他们深知勤劳致富的道理,所以不吝于挥洒汗水血泪。而如今的人们可能早已忘记了脚踏在土地上的踏实与沉重,城市的混凝土地踏多了容易让人“忘本”,急功近利,妄想一蹴而就;而不知高楼下有着深厚的根基。中国人与土地的情谊不只是赖以生存,还有土地给予的精神力量。

没有经历过农业社会的我们,不妨也去乡下体验一下,那充满中国人情味的温情土地,那一份永不过时的土地精神。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