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西游记》读书笔记

作者:梁琪欣
主要内容     

《西游记》读书笔记

《西游记》应当是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一部,无论是书,还是电视剧,在我心中都占据着一个其他作品难以企及的高地。

西游记与其他古典名著对比一下格局,西游宗教,三国战争,水浒官场江湖,红楼人文,金瓶梅虐恋。西游记热热闹闹,是游记,是神怪,也是成功学。希腊神话,圣经,都写了神,希腊神话就是伟大的;各路神仙性格不同,有性欲,有喜怒哀乐,神通广大各司其职,共同拼凑成一个宏大的故事。西游记神佛不也是这样的吗?作者甚至融合了道佛几个宗教流派,有自己的组织框架。可以说是建立了一个颇为完整的神话世界。

西游师徒四人作为主角,性格特点自然是最深入人心的。在我看来,孙悟空细心,可爱,重情义。八戒笨懒。唐僧除了对佛的执着,其它真是不敢苟同,胆子小,爱推卸责任。沙僧虽老实巴交,但简直就是挑担的,没什么作为,可以无视。

我暂且先讲讲我最喜欢的人物,孙悟空。

孙悟空的人物原型。哈奴曼是印度最受欢迎的神圣人物之一,他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一只拥有超凡力量的神猴,又被称做“风神之子”。他是风神伐由和阿南塔的儿子,也是毗湿奴第七个化身罗摩最忠实的仆人和朋友。他聪明非凡,力能排山倒海,善于腾云驾雾,变幻形象和多次救助罗摩,是智慧和力量的化身。他经常以双手合十、虔诚地跪在他的主人罗摩和悉达面前或像是撕开自己胸膛的样子出现在印度与尼泊尔的绘画和雕刻中。有时他还被画成手托喜马拉雅山峰飞在空中,手打着以示去除恐惧和给予祝福的手势……印度人在遭逢危难之时,都会念诵《哈努曼颂》以保平安。在西游中,悟空与唐僧的关系也有了哈努曼与罗摩的照应。

悟空才一出生,即已为王。他缺少的,是一种归属感与认同感。傲来国花果山的猴王不是他的一生,那时他从未有过归属与认同。他的出生,就是一种放逐。于是他历经万难,来到无极之外之无极,却被这里接纳,他有了名,有了姓,有了爱。悟空二字,悟出全然皆空,似乎本就是这样,往后的岁月里,仿佛就是想让他悟得空一点,再空一点。这里是他真正的家乡。学习无数本领,行将离开,师祖嘱咐道:“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悟空从此被放逐。悟空也赶紧答应,再未提起。而他的内心,却从未忘却这一段回归,从未想过要割舍。

告别师祖,他试着融入所谓的主流社会,却不被接纳。不接纳悟空便罢,还要设下一个又一个骗局,不断地挑衅他的自尊。大闹天宫这几回,读起来特别过瘾。悟空内心的情绪,竟是这样一种愤怒。一番报复,揭开骗局,他又被放逐。如来佛祖的手掌,将他压于五行山下,这一次的放逐,他毫不留恋。

而后拯救齐天大圣于五百年不复的,竟是一凡夫俗子,实实在在的人。因此悟空十分珍惜这种师徒五人朝夕相处的日子。与其说是赎罪(何况大圣本无罪过),不如说是再去补课。他本是有情有义,却总是隐忍,将一切全抛却。孝廉忠义等品质除了天生,大概就是从师祖那里学到。他渴望归属,渴望被认同。他天生承担着责任,保驾护航似乎是一种本能。

取经路上,悟空又遭到两次放逐。三打白骨精后,被糊涂的唐僧驱逐。大概此时八戒也被妖精魇住,不顾大体地献谗言。开始想看作一个伙伴之间的小游戏,但到后来竟有置人于死地的架势。还是神明的本意却让八戒背了黑锅?可怜美猴王,连玉帝都不放在眼里,此时竟对这和尚拜了再拜。刚才还被紧箍咒儿折磨得痛不欲生,现在只要能留下,即使再念二十遍也在所不辞。他做什么不行?去哪里得不到高高在上的拥戴?只因为不想再被放逐。他没有一个朋友能与之倾诉,似乎这样的大英雄不需要倾诉,只要经历就是最好的寄托。与妖怪搏斗,好生照顾师父师弟,已能代替所有的语言。又是一种隐忍与抛却啊!

数回之后因为悟空打死人再次被轰走时远远没有第一次那么留恋。他已没有去处,只希望去掉紧箍咒,来彻底的放逐。这样或许无奈、残忍。他本身就了无尘缘,这个大英雄只要自由。

结果自是没有走成。早已习惯了所谓普度众生的菩萨的耳提面命,也早已学会装作示弱,动辄就上天搬救兵,这些只是安排好的劫数。他一切了然。他生来就是出家人。而这一路行来,他内心的向往非但没有褪去,反而愈加强烈了。身上的使命感依然无时无刻不在驱使着他,同时又在一路珍惜,这是一个真正的大英雄。

可怜的悟空是那么孤独啊……没有父母爱(石头里蹦出来的),没有师傅爱(那和尚就是依赖和利用,从来就不管悟空,也不听悟空,不爽时念咒,需要时紧抓),没有真心兄弟爱(看看有几个是真正真心对悟空的啊,一个个全背后一套,整得他惨兮兮),最后应该是没有女人爱了(整部西游记下来谁都有桃花就那猴没有,不知道悟空是石头做的不明事理,还是长的不够好看,可是连八戒都有高老庄这一出,为什么吴承恩这个老祖宗就硬是不给老孙一点机会),真是可怜可叹啊……

估计悟空的唯一想法就是“赶紧把那经取了,还俺老孙自由来”,可惜,最后取经取了一个斗战神佛的名号,倒真正把自己给紧箍了……

总之,看来看去就是那群神仙菩萨给老孙下了个套,钻进去就甭想出来了!

所以我猜最终吴承恩写西游记的目的——“我活在这个社会里,充斥着太多的丑恶,身边的貌似至亲至爱的人,也会为自己的利益而将你出卖……而那些表面正义善良的表率,百姓信任和仰望的群体实则是一群伪装的小人,给我机会,让我看到希望的曙光,但是前路早已封死,怎能逃脱的了?脱了紧箍,卸了枷锁,反而用更大的名头将自由摧毁。如果这样的话,还不如让我变成用石头做的猴吧,麻木就好了,挥着我的金箍棒,带着充满胜利的姿态变成人人敬仰的英雄……”

孤独的悟空,孤独的吴承恩,孤独的每一个人。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