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浅谈教育不公平

作者:赵雨新
主要内容
浅谈教育不公平

作者:行政管理赵雨新163010101

摘要:中国历来是个教育大国,两千多年的历史文化中少不了对教育的推崇,中国古代的文化对现在教育产生了许多的影响,在中国这个"你考不上大学,就不会有好的工作,不会有好的未来"的社会环境中,再加上九年义务教育的实行,教育成了许多孩子成长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然后在现代社会的发展看来,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尤为突出。相信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有自己对教育不公平的体验。

关键词:教育不公平不平衡

目录

1.教育不公平的根源...2

1.1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2

1.2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别...2

1.3教育的投入...3

1.3.1师资的投入...3

1.3.2教育设施的投入...3

1.4城乡差距...3

2.教育不公平的体现...5

2.1高考制度...5

2.2上学机会不平等...5

2.3权力腐败...6

3.怎样实现教育公平...6

3.1实现区域内外的公平...6

3.2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和缩小城乡差距...6

3.3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7

3.4加强教育监督机制...7

1.教育不公平的根源1.1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

沿海地区的经济的发展得到国家政策的推进,我国大多的工业交通中心都在沿海地区。加上八九十年代能抓住商业机会发展的人变得富有,改革开放,国家推崇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从而拉大了贫富差距,国家虽然给予了许多资金上的帮助,但是却没有真正解决贫穷的原因,没有代领一格地方真正的富起来,造成现在社会上富的人更富,穷的人更穷,贫富差距的拉大,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自然也会带来教育的不公平。

1.2地区之间的区域差别

西部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地理环境优越,交通便利。然而在我国的西部过部分西南地区,自身经历的不发达,再加上地理环境,交通闭塞,与外界的信息交流速度慢甚至不流通,网络发展速度慢,造成了许多知识西部地区的人们不能有效的去接触和吸收,自然教师在教育学生时也不能如西部孩子那样教育形式的多样和有效传授。

1.3教育的投入1.3.1师资的投入

国家把许多优秀的人才安排在发达城市,对优秀人才向不发达流动的投入较少,使得人们更不愿意朝不发达地区去发展,而人门也更愿意去经济发达的地方聚集,造成有些地区的整个人才的缺少,更不必说教师资源。国家队偏远地区教师权益保障制度不够完善。

1.3.2教育设施的投入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见,一个好的高中和大学,因其升学率高,国家自然给的钱也多,让其去修建新校区,让其建设好的教育设施。然而在不好的学校,其教育设施极差,或许有些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就没上过几次电脑课,或许连个塑料跑道也没有,没有接触许许多多的体育项目。还有在城乡之间的投入比例,一般好的学校都在城市里面,政府把资金大量的投入在城市学校的建设,对乡村学校的投入少,在偏远地区,许多的学校因设施不全等原因,被迫只能与其他学校合并,导致许多的学生只能走上几公里的山路,才能到达学校学习。

1.4城乡差距

据有关数据统计,城镇高中、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学历人口的比例分别是乡村的3.4倍、6.1倍、13.3倍、43.8倍、68.1倍。更重要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现象也比较严重。许多的学生在上完初中后,或因家里没钱或没考上好的学校而选择了外出打工。城市居民的收入差距较大,他们有稳定的经济来源,而大多数农村居民要么只能选择外出打工养家或务农,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自然缺少些经济基础,城市里的孩子或许三四岁就开始接触奥数、舞蹈、钢琴……然后有些五六岁的孩子还在田间摸爬滚打,做农活。许多公共产品只能在城市才能见到例如校车、摩拜单车等,然后在农村许多的公共产品都少见或者没有。

2.教育不公平的体现2.1高考制度

全国存在着许多不同形式的加分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加分,体育特长生加分,得奖加分等许多的加分项目(目前已取消许多)。某些学校虽然有保送生的资格,然而一定程度上大多保送身为“关系身”。许多省现在还是自主命题,造成各省之间不能有个明确的比较,不能明确的的鉴定。高考是一种一考定终生的制度,许多的考生在其他考试中发挥良好,一旦到了高考。心里紧张或出现其他状况,便最后只能进入一般的学校,反而一些学生高考恰好都是他平时刚好看的知识点,考了好成绩,便进入了好的学校,这样确实有失公平。

2.2上学机会不平等

高考录取指标严重的不均衡,从各个省之间,从贫困地区到发达地区,尤为明显。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区域保护意识,生源计划属地化严重,特别是某些重点大学,例如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著名大学在外录取人数的限制,然而在四川这样的人口大省,分配的名额还是那么两个,四川的学生要上其他省的911.285的大学是有多困难。农民工的城市化政策缺失去,越多在外务工人员子女上学的问题无法解决,得不到好的学校收留,越多孩子只能返回老家就学。

2.3权力腐败

学校招生存在滥用职权的现象,一些高官、教师子女,富贵人家在孩子上学上有相对的权利,某些老师的子女在上大学市只需考到相对一定分数,就有权利上名牌大学。在相对监督机制较为不全面的地方,有些孩子之需要多交点钱给学校就可以让自己的孩子读好的高中,甚至有些班就是专门给那些人设置的。许多老师存在收受家长、学生的钱财,从而对某些学生给予关注,甚至过后修改考试分数。

3.怎样实现教育公平3.1实现区域内外的公平

推进改革高考招生制度,实现全国统一试卷考试的制度,根据每个学生的成绩,让更多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就读外面优秀的大学。继续执行农村专项招收政策,让农村的孩子能有上好大学的机会。建立完善的制度去解决外出务工子女上学难,回家考试的问题。像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名校更因对全国学生去公开竞争,看个人的努力,而不对学校所在区域的学生有特别的优待,对不同人口省的招收比例更因人口比例来决定。

3.2完善社会救济制度和缩小城乡差距

对贫困地区的学生加强救助,不让他们因贫穷而放弃上学的机会。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会乡就业体系,加大对贫困地区大学生的培养,使大多数的学生能在完成学业后能进行返乡工作,对贫困地区工作的外来人才,进行更多政策上的补助,留住人才,促进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3.3加强教育资源的投入

应把行政部门教育的教育管理的制度建设均衡。教育设施的投入的重点应尽量放在贫困地区,改善农村办学的条件。合理、配置资源,对农村地区的办学基本条件给予一个符合该地区标准,包括基本建设,基本设施、设备,包括师资。对达到这个标准上的学校减少设施的投入,对于没有的加大,而不是因为学校的升学率过其他标准去决定一个学校教育设施。对师资,国家应该多派优秀的人才去"不好"的学校教学,使各个学校之间的差距减少,从而降低现在社会所出现的择校热的问题。加大教师流动力度,并且构建一个教师教育持续的优质培训平台,尽量使教师水平趋于平等。

3.4加强教育监督机制

为群众提供更多的反馈意见,监督的途径。制定完善的监督机制。加强对国家教育投入资金的监督,每个人都要捍卫自己上学的权利。加强对乱加分现象的监督。监督制度改革的实施情况。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避免乱用职权现象的出现。严肃处理乱收学生家长钱财现象。

参考文献

[1]柯春晖.促进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中国言实出版社.2015.3

[2]熊丙奇.教育公平-让教育回归本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6

[3]张乐天.城乡教育差别制度归因与缩小教育差别的政策建议.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院.2012

[4]张文.中国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测度—基于东中西部地区2006-2009年教育基尼系数的实证分析

[5]宋晓雅.魏娟.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的进一步思考.西南大学.2016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