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菊与刀》读书报告

作者:李雨昕
主要内容     

一、我相信对于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来说,对于日本这个一衣带水的邻居的感觉,套用最近很流行的一句话,就是“羡慕、嫉妒、恨”。羡慕它的发达的经济;嫉妒它的整洁的环境;恨那段被凌辱的历史。

(一)书名:《菊与刀》

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

出版时间:2007年11月版

出版国家:美国

影响:“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武士道的文化的象征。本尼迪克特地用了“菊”和“刀”来象征日本人的矛盾性格,用一个西方人的冷静视角,来通览日本独特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性格。不仅抓住了日本文化细致的地方,还将它置于东方文化和太平洋岛屿文化的人类文化学视野里。到现在,《菊与刀》这本书被认为史上描写日本文化的第一书。这本书受到了社会各界的评价,它的影响至今不减。

二、(一)内容:

目录:第一章任务——研究日本

第二章战争中的日本人

第三章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第四章明治维新

第五章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第六章报恩于万一

第七章“情义最难接受”

第八章洗刷污名

第九章人情的世界

第十章道德的困境

第十一章自我修养

第十二章儿童学习

第十三章投降后的日本人

结构:五个部分。

一、二章:提出问题以及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四章:基本视点。

五—九章:有关日本文化核心内容的论述。

十—十二章:总结日本文化、日本人性格的特性并剖析形成原因。

十三章;补充论述及对于未来出路的探索。

(二)扩展:

《武士道》:1899年,作者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养病时,觉得外国人对日本的传统武士道知之甚少,为了向国外介绍日本则用英文写成的。因为作者本人是一个在幼年时亲自接受过武士道传统教育的日本人,所以,正如作者所说的一样,他在介绍时,与其他的外国的日本研究者至多只不过是个“辩护律师”不同,“可以采取被告人的态度”。的确,我们在读到他介绍的武士道的种种方。面时,颇有入木三分之感。同时,由于作者是为了向国外作介绍而写的,行文中大量引用了西方的历史和文学典故进行比较,就更便于外国读者阅读和理解。

(三)学科理论、学术观点:

人类文化各有其不同的价值体系和特征,呈现出多样性。文化模式是文化中的支配力量,是给人们的各种行为以意义,并将各种行为统合于文化整体之中的法则。文化之所以具有一定的模式,是因为各种文化有其不同的主旋律即民族精神。人们的行为是受文化制约的,在任何一种文化中,人们的行为都只能有一小部分得到发挥和受到重视,而其他部分则受到压抑。因此,文化研究应把重点放在探索和把握各种行动和思考方式的内在联系,即文化的整体结构上,重视文化对人格形成的影响。

(四)评:

日人森贞彦曾对《菊与刀》在中国社会的热销有过以下的评述:“欣闻近年在中国对露思﹒贝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日益引起关注,我想这正是人们希望更深地了解日本的心愿的一种体现。即使这一关注的背后隐藏着二十世纪前期日本军阀在中国大规模军事侵略行动这一难以抹杀的记忆,我依然认为它反映出为了解日本而关注《菊与刀》的中国民众的务实态度。这也许是中国人珍惜古老事物的传统性格使他们觉察到不应该放弃《菊与刀》吧。”

二、结论:

我认为:《菊与刀》一书的最重要的意义所在,它所讲述的、分析的是历史、是过去,而其指导意义却是指向将来的,将会历久而弥新。

四、参考文献

【1】《图解菊与刀:解读日本人》(美)鲁斯〃本尼迪克特/原著;叶宁/编译出版信息:沈阳出版社,2009年5月第一版

【2】《菊与刀》新探(日)森贞彦著;王宣琦译出版信息: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0

【3】百度百科词条“菊与刀”网址:http://baike.baidu.com/view/162750.htm

【4】百度多篇相关书评、读后感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