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志力,即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绪和欲望的能力。大多数人认为,力不从心和失控是常态,这是因为人们对意志力的理解存在问题。恰恰是这种状况阻碍他们走向成功并且为他们带来了不必要的压力。
作者是健康心理学家凯利·麦格尼格尔博士,其在书籍导言部分提到,“为了成功做到自控,你必须知道自己为何失败”,提高自控力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弄清楚自己如何失控、为何失控。在拥有自知之明的基础上,开始培养自控力之旅。此书共分十章,实质是“10周课程结构”,每一章都会有两类作业“深入剖析”、“意志力实验”需要读者完成,并且要选择某个意志力挑战如“我要做”、“我不要”、“我想要”等,来测试每一个书中提到的概念。
意志力是一种抑制冲动的能力,它使我们成为了真正的人,它比智商更有助于拿到高分、比个人魅力更有助于领导别人、比同理心更有助于维持婚姻幸福。究其实质来说,意志力更像是两个自我导致的问题,一个自我任意妄为、及时行乐,另一个自我克服冲动、深谋远虑,失控即是前者占有统治地位。从理论层面上讲,自控系统和生存本能并不总会发生冲突,如果可以,他们也可以相互协作,做出更好的选择。人脑很像一个求知欲很强的学生,我们可以通过大脑冥想来训练大脑,增强意志力。意志力的本能是三思而后行,大脑利用前额皮质传递自控信息使得大脑进入更放松的状态,但是自控力太强会给人带来慢性压力、增加患病频率,这也引出一个最稳固、最令人困扰的自控力问题——意志力消失殆尽。罗伊·鲍迈斯特提出,“自控力像肌肉一样有极限。”我们可以向耐力十足的运动员学习,寻找增强自控力的方法,比如控制自己以前不会去控制的小事来训练“意志力”肌肉,但是不可以有“今天犯错,明天补救”的想法,我们应该改变依赖未来的心理、制定生活新规则,因为我们不能控制所有的事,提高自控力的唯一方法就是提升我们的极限。
书中最有意思的一点是将意志力与神经生物学原理上的“多巴胺”结合分析。中脑的“奖励承诺”系统对“我想呀”的东西深深着迷,当大脑发现获得奖励的机会时,释放出叫做多巴胺的神经递质,多巴胺控制的是行动而不是快乐,多巴胺本身并不能产生快乐,而是一种警醒、清醒、着迷的状态,由此神经营销学崛起,如气味营销学通过味觉来让消费者产生并不存在的欲望等等。我们可以让多巴胺在意志力方面发挥作用,用奖励承诺来克服癖好,将拖延不愿意做的事情和让多巴胺神经元燃烧的事联系在一起。相应的,多巴胺有阴暗面,想要拥有自控力,我们就要区分让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真实奖励和让我们分散精力、上瘾的虚假奖励。如果“多巴胺”是一种正向激励,那么“讽刺性反弹”就是一种反向刺激。人们日常生活中常会出现这么一种情况,当人们试图摆脱某种想法时,它却像回飞镖一样“嗖”地飞回来了,类似“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两人相爱,他们爱得越深。面对这种情况,作者提出,“直面自身欲望,但不要付诸行动”这一办法,比如减肥,要正视自己的食欲,把追求健康当作任务,而不是抑制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