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欧洲最后一个人——读《一九八四》有感

作者:孙越
主要内容

“所谓自由就是可以说二加二等于四的自由。承认这一点,其他一切就迎刃而解。”乔治·奥威尔用了一整本书诠释了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一九八四》与苏联扎米亚京的《我们》、英国小赫胥黎的《美丽新世界》被合称为“反乌托邦三部曲”,乌托邦是人类思想意识中最美好的社会,如同西方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而反乌托邦是社会畸形发展、恶劣发展能够达到的终极形态。在《一九八四》的世界里,思想自由是一种死罪,独立自主的个人被消灭殆尽,每一个人的思想都受到严密的控制,人们以追逐权力为终极目标并对权力顶礼膜拜,其实质描述的是对极权主义恶性发展的预言——人性已堕落到不分是非善恶的程度。

这部小说中作者虚构出了一个由大洋国,欧亚国,东亚国三个极权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世界。主人公温斯顿·史密斯是大洋国真理部工作,主要工作内容是篡改历史来符合当时社会和领袖的政治主张。政府机构分为四个部门:真理部、和平部、友爱部和富裕部。真理部以党的三句口号为宗旨——“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负责宣传、文教和篡改历史,和平部负责军备和战争,友爱部负责维持秩序,富裕部负责生产和分配。故事由温斯顿·史密斯开始,我们跟随他的脚步闪进胜利大厦,一张彩色的招贴画钉在墙上,仿佛老大哥在看着你;电梯很少开,白天停电,那是为筹备仇恨周而实行的节约;每个房间里都有一块像毛玻璃一样的椭圆形金属板,那叫“电幕”,另一端的人对每个人都是从头到尾一直在监视着的,面对电幕,你最好保持安详乐观的表情才不会被思想警察捉走。

小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描述主人公温斯顿在真理部不知目的地每天都在进行极其繁琐的篡改历史的工作,有些同志莫名的消失了,也不会有人去询问,就仿佛那个人没有存在过一样,没有人提出任何异议。由于每天都在修改历史,他开始对真实的现实产生了质疑。第二部分,一次偶然的机会了加入一个叫做兄弟会的组织,他们会给每一个新入会的会员发放一本手册,然而温斯顿还没有时间去理解真实的世界,就被遍布在身边各个角落里的思想警察发现了并抓进了友爱部。第三部分,是本书最压抑的部分,是对温斯顿的“清洗”,《一九八四》之前的名字为《欧洲最后一个人》,温斯顿是大洋国里的异数,必须小心处理彻底摧毁,以免最后一个人感染其他人。然而讽刺的是“清洗”他的人正是送他的手册的那个人,奥勃良。

值得一提的是“仇恨”活动,一是主人公温斯顿所在的真理部每日举行的“两分钟仇恨”,这是针对叛徒、变节分子、人民公敌果尔德施坦因举行的仇恨活动。刚三十秒钟,一半的人爆发出怒喊;第二分钟,气氛狂热,大家跳了起来;之后仇恨达到了高潮,党的三句口号出现在电幕上。二是“仇恨周”,人们为准备仇恨周缝旗子、画招贴、在屋顶上竖旗杆、在街上架铁丝网准备挂横幅谱写《仇恨歌》作为仇恨周的主题曲……招贴上画的是行进中别着一挺轻机枪的欧亚国士兵,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伤口都直指观察者。伴随着越来越多的火箭炸弹在大洋国各处爆炸,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对敌对国的愤怒之情被猛然煽动。从一开始,政府就采取了愚民政策,而教育水平的低下以及人民日复一日机械的体力劳动,会导致人群中一些周期性的躁动和抱怨,以及莫名其妙的怒火无处发泄,但是政府很聪明,他们懂的消耗人民群众的愤怒与仇恨,并将其转移到一个虚构的仇恨对象上。在这样的体制下,起义、游行示威是极少发生的,因为人民中的暴力,反叛,渴望躁动的情绪已经得到了发泄。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