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山楂树之恋》有感
《山楂树之恋》这部电影其实很早之前就听说过,但没记在心里,直到现在才看,还是老师推荐的。这部电影我一直断断续续看了几个星期才看完,中途我没有想过一口气看完,大概是因为残存在脑海里是一部很悲伤的电影。我一太不喜欢看悲伤的故事,听过别人推荐悲伤的,潜意识就回避;也许怕是体会到故事人物的情感,体会到他们的喜怒哀乐,会带入;也许是被故事里各种情感感动而痛哭流涕;也许是悲伤的故事留给许多想象,遗憾而心烦不已。鲁迅曾说过:“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的。”
《山楂树之恋》原先没看过没听过,以为这种悲剧完全是文革时期制度条例造成的,以为静秋和孙建新的事被其他人知道了,静秋一辈子只能在乡下度过,孙建新政治处分,两人分隔两地。我以为这样的结局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却没想到静秋与孙建新是生死相隔,孙建新到死都没有听过静秋叫他的名字,而静秋确是没有叫过孙建新。一开始静秋可能是因为害羞;可是到后来也没有叫,而是说了七遍:我是静秋。不叫他不是因为不知道他叫什么,而是孙建新说过:听到静秋,就会回来。穿一身红衣服是孙建新说过:你穿红衣服很好看。
“我不能等你一年零一个月了,也不能等你到二十五岁了,但是我会等你一辈子。”孙建新承诺静秋一辈子,却不能伴她白头到老。孙建新弥留之际望着天花板的合照,留下一滴热泪,是他此生最留恋的风景。电影里的山楂树开的花是白色的,说明没有奇迹的,该走的人还是会走,奇迹就像是山楂树开红色的花是传说。孙建新的病在剧中有伏笔,从他划手臂血不止,告诉静秋最近嗜睡等,最后的结局不可避免。
孙建新的骨灰埋在那棵山楂树下,文化大革命结束,成为三峡水库坝区,山楂树被淹,而静秋每年都会去看,她知道山楂树在水里也会开花,因为孙建新永远活在她心里。孙建新和静秋的爱情始山楂树,但没有断于山楂树。而山楂树开白花不开红花,预示着孙建新和静秋也无法相聚在山楂树下。
《山楂树之恋》是由美籍华人艾米根据好友的经历写成的长篇小说,来自一个女人的亲身经历,被称为“史上最干净的爱情小说”。他们的爱情也就这样从对山楂树:红色的特征和一首民歌,将俩人系在一起。作者艾米就以这种独特的意境为自己的作品创作一种情境,把“情”景化,把“景”情化。现在的爱情远没有以前纯洁,现在的爱情大多以物质财富为基础,讲条件,家庭地位等,山楂树之恋的故事是真正存在的,也感动了许多人。有些人不相信有永恒的爱情,大多是因为他们没经历过,没听说过,但确实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