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说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然而在近代以来,每当发生公共事件,公众舆论的声音总是众口不一,这与每个人的视角和获得信息的来源有很大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公众所见的山或许并非是山了。通过对李普曼的《公众舆论》一书的通读,我想对这一问题进行一个浅析。
李普曼在《公众舆论》中认为,公众是极易受到蒙蔽的。原因有二:一是主观因素,我们对事实的认识取决于我们所处的地位和我们的观察习惯。二是客观因素,为了进行某种宣传,就不得不在公众与事件之间设置了某些屏障。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事件如同一个魔方,从不同角度看就会有不同的颜色和图案。公众所看到的,不过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世界观所看到的模样,并不一定是事件的真面目。
李普曼认为,世界和人类之间还存在着一个由人类自身创造出的虚拟环境,这种虚构有时等同于用完全天真的眼光看待世界,而天真只是对智慧的补充和矫正。由于每个人所经历的事情不同,所以存在一定的误差。
再来说说第二点。绝大多数的公众对于事件的认知来自于大众传媒,除了部分距离事件发生地较近和处于事件中心的人,其他人只能相信大众传媒所传达的事件。
然而,不论是国内外,媒体都带有一定的政治性。在中国,毛主席曾说过:“在中国,新闻工作者的政治素养是第一位,职业素养是第二位。”在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鼻喉舌,媒体更注重新闻的政治宣传功能。虽然这是根据我国国情所确立的,有利于国家与社会的发展,但是,凡事都有两面性,这也使得中国的民众所接受的信息是经过处理的,并不能认识到事件的真实情况。
不只在国内如此,国外也是一样。很多人说,中国言论不自由,但是如果仔细思考西方媒体的言论也一样受约束,只不过是西方媒体的政治宣传是以隐性的旁敲侧击的方式进行的。如几个月前的美国大选,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美国福克斯新闻第一时间全线飘红,大肆宣扬。而美国的另一大媒体CNN则在几分钟后才有所报道。要知道,在新闻界每秒钟都有新闻发生,时间就是新闻的生命,而对于美国总统大选的结果CNN却比最大的竞争对手晚了几分钟。这背后的原因,就是福克斯背后的财团为共和党的支持者,而CNN则是民主党的支持者。双方都为自己所支持的政党摇旗呐喊,所以说,即使是在西方,媒体依然受到政治的影响,是政党的宣传工具。
这两点使得公众极易受到蒙蔽,也使得公众的舆论有着片面性的特点。这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我们所看到的,就是事情的真相吗?在诸多因素的干扰下,或许我们所见的山并不是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