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章小雅与《采薇》的大雅
《采薇》之句:“思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流传千古,人民每每提起《采薇》大多首先想到的便是这样的一句看似平淡,实则浓墨重彩的一则。
任何一句诗词的大雅,往往需要借助的是前面几句,甚至是一整首诗的铺垫与渲染。正所谓抑扬顿挫。如果说这句诗算得上是小雅的话,那么整首诗则是大雅中的大雅。
在讨论末章之美前,我们首先要了解、明确的是,《采薇》这首诗,是一首戎卒返乡诗。戎是指兵戎相见的戎,而卒,毫无疑问指的是士兵。而提起卸甲归田的士兵,我们会想起什么?自然是羁旅愁思,自然是对战争的无情控诉,自然是对家乡、对故人的无比怀念与眷念。
一.《采薇》的全诗为末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从一开始,《采薇》从根本上为末章之句奠定了一种凄凉的笔调,它在无时无刻的提醒人们,这是一首返乡诗,很难会有人第一眼将返乡诗定义为欢脱的基调,除非是唐朝大诗人杜甫的返乡诗(但即使是杜甫的返乡诗,也是若隐若现带着羁旅之苦)。这种难以抑制的悲怆被人们积蓄着,在末章时的“往”与“来”的今昔对比中达到巅峰,最后被人们喷发出来。
试想一下,假如说从一开始,这首《采薇》就渲染着一种归乡的喜悦在末章时突如其来的哀伤,只会让读者感觉不知所措,而不是那种强烈的同情或共鸣。
二.《采薇》本身的语言带有极强的层次与对比,并非只存在于末章。末章可以说《采薇》全文的一种自身升华。
“思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末章之句的叠词与反复的使用堪称绝妙,中国人是同情悲悯,而艳羡欢乐的,当过去与现在形成一种鲜明而极具冲击力的反差时,人们往往会第一时间产生一种与生俱来的同情,这种同情与幸灾乐祸是截然不同的概念,可以说人们在对这种事物产生同情的时候,心里也会不约而同的分泌出恐惧,害怕这种不幸的遭遇会降临在自己的身上,或者说人们往往会将自己设身处地的防止于这样的时空之中。《采薇》的末章,“杨柳”是春日的景象,想起柳树,人们会想起风和日丽的春日,或者会想起居家春游踏青的美好时光,而提起飘雪的冬日,除去爱堆雪人和打雪仗的小朋友外,人们会想到的是看不见尽头的寒冷与无助。“依依的杨柳”与“雪花纷飞的冬日”从视觉与环境上已经产生及其强烈的反差与对比。让人直呼心痛。
实际上,《采薇》的全文,几乎是聚集了类似的手法。“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维常之华。”这几个词语节选自《采薇》前四句,是一种非常典型的层层递进与对比。“薇菜长大了、薇菜发芽了、薇菜变老了、棠棣花开的格外的茂盛。”
《采薇》前四句的这种文字功底也堪称绝妙,它将主人公的心路历程或者说是漂泊岁月用薇菜做了比喻。薇菜刚刚种下,我没有回家;薇菜发芽了,我没有回家;薇菜都老了,我还是没有回家;你看旁边那棠棣花开的多美、多么茂盛,可是这不是我家乡的花啊。
辽宁师范大学的冯凯老师在《论《诗经·采薇》意境的构造方》中也提到:“薇”是《诗经·采薇》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意象之一。“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该诗首章以“薇”起兴,通过重叠复沓的方式写薇菜的生长变化,以此来说明战事持续时间之久。
棠棣花与薇菜可以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植物,文中将两种作物放置在一起,是将卑微高贵放置在一起,士兵可以说低微的,由年轻战争到老,就好像《十五从军征》一般额度夸张与悲哀一般。
末章只是用了一种更为明显的对比与反差,让人们拥有更为直观而易懂的感受。因为普通人更多的是知晓“杨柳”与“冬日的寒冷”,对“薇菜”和“棠棣花”是并不敏感的。
总而言之,末章之所以流传千古,得益于它自身的情景交融,那种通俗易懂大概是真正意义上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吧。然而任何部分的构成一定有或多或多得益于整体,将整体与部分放置于一处比较与思考,我们往往会得到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