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人间的曙光

作者:陈敏
主要内容

万尼·薄伽丘(1313—1375),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的杰出代表,人文主义杰出作家。与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并称为佛罗伦萨文学“三杰”。其代表作《十日谈》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作品。它批判宗教守旧思想,主张“幸福在人间”,被视为文艺复兴的宣言。1375年,薄伽丘在契塔尔多逝世。(激进的人文主义者,在文艺复兴时期中急切地寻找拯救西方文学,释放人性的方法。在初看本书时或许会感到有些“露骨”以及较多的情欲的描写,但是在结合当时的背景来看后又会觉得薄伽丘的观点虽然激进但是确实十分正确的。)

写作背景:中世纪末文艺复兴的前期。在宗教神权的统治下,人性长期被压抑。1348年,意大利的佛罗伦萨瘟疫盛行。从3月到7月,病死的人达10万以上。(结合背景来看,薄伽丘写此书是在极大的压力下所写的,内有神权主义者的阻挠,又有当时的瘟疫肆虐的影响。所以这部巨著的诞生也是十分不易的。)

内容简介:故事写的是1348年佛罗伦萨爆发瘟疫,3男7女为躲避瘟疫到郊外避难。他们为了娱乐消遣,在其中10天的时间里,10人每人每天讲一个故事,由轮流执政的“女王”或“国王”规定故事主题,由一人吟歌作为今天讲故事的尾声。10天里他们总共讲了100个故事,故名《十日谈》。(这里说的本书的故事梗概以及基本的剧情介绍,本书的描写方式很轻松也很简单,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将作者想要灌输的理念告诉给大家,而不是用一些说教来改变人们的想法。)

批判教会:这里列出了薄伽丘书中四个最重要的关于教会的要点,并且给出了四个相应的故事来支撑这四个观点,使其看起来更加的具有说服力,其中我认为“三个戒指”的故事最为深刻

反对禁欲主义:这是欧洲中世纪最重要的一个特点,教会为了让人们更好的“听命”于他们并且按时叫上信徒费。从而用神性压制人性,让人们认为神权高于一切以达到他们以教权统治欧洲的目的。

尊重女性:在中世纪时期,人们对于女性可以说是不重视且有一些轻视的,巧的是这与中国早期封建社会不谋而合。从此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在封建“黑暗”时代最大的重合部分便是轻视女性这一不光彩的一点上。而薄伽丘在抨击中世纪传统的同时也提出了尊重女性这一点。

歌颂爱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似乎在中西方封建社会都成为了共识,女性在其中更为凄惨,嫁了一个自己完全不熟悉的人,终日只能在自己的闺房中孤独度日。而薄伽丘在书中就注重描写了女性在故事中的追求爱情的行为,虽然其中有一丝情色的意味在其中,但不可否认的是这样的描写在当时也算是一枚社会中的重磅炸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作品影响: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对后来的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起了很大影响,在欧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把人性的本真回归到人类的自我当中,主张人的个性自由,给人们思想认识上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文艺复兴有着不可代替的历史意义。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