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傲江湖
孟郊的《游子吟》表现出了慈母对将远游孩子的关爱,其中“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这一句诗到现在也还在用来表达母爱。孟子曾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是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孝”字从以前到现在都是衡量一个人品质的标准之一。
古时有李密、刘恒等。
《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陈述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李密感谢朝廷的恩德,但因祖母病日笃,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他应该在祖母身边照顾她。所以处于进退两难的地步,希望晋武帝能够体恤他,让他照顾祖母,并且许下了“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的报国之心。李密辞不赴官,照顾生病的祖母,他用他的行为为我们表现出了“孝”。如果李密没有怀着一颗报恩的心,那么他的一切荣誉和名利还会存在吗?如果他没有怀着孝心,那么他会被世人所尊敬崇拜吗?如果他没有这样的话,中国的文学史上也会失去李密这一伟人,《陈情表》也不会出现,也不会被人们流传,这一定是一大损失啊!
汉文帝刘恒以仁孝之名,闻于天下。母亲卧病三年,他常常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母亲所服的汤药,他亲口尝过后才让母亲服用。刘恒的孝心不单单成就了他,还成就了他的国家。他成了一位善良、治国有方、内政休明,受百姓爱戴的君王,他的国家重德治,兴礼仪,社会稳定,人丁兴旺。正是因为刘海拥有好的品质,他成为了一代明君,他才会受世人们的尊敬,他的故事才会被人们歌颂。
现在有王丹、梁蓉、张俊等。他们这些人是在中央电视台2014“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出现过的人。他们大多数都有着不幸的家庭,也遭受着重重困难,但是,他们在面对这些挫折时没有放弃,而是选择与困难抗争到底。
“孝”字说简单也难,说难也简单。“孝”是我们这个时代所歌颂的,它诠释着生活的真谛。人们用行为来阐述着“孝”字,他们超越了这个平凡的世界,去到了世外桃源,而这个世外桃源,只有当我们追求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善待身边的人、事、物,用真心对待他人的时候就能到达这个“仙境”。“孝”见证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们也会把它继续传承下去,因为,我们是一个懂得孝顺的人,需要做到知“孝”,懂“孝”,守“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