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万历十五年,轻松而沉重

作者:王勇涛
主要内容

万历十五年,轻松而沉重

诚如作者在书的一开始所说的,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全年并无大事可叙,万历皇帝依旧安坐在他的皇位上,但整个庞大的帝国已经不可避免的走到了末落的境地。一代辅臣张居正已经在五年前逝世,努力维持平衡的申时行正忙的焦头烂额,海瑞和戚继光也都在这一年去世,李贽将在第二年剃发为僧。社会的方方面面看似一如既往,却都在内部发生着巨变。总的来说,固有的文官僵化体制使得明朝大厦将倾。

自万历登基,大学士张居正作为长期以来政局的维持者和实际控制者,一直在孜孜不倦的推进着改革。但无论如何,独断专行的张居正因为他不够谦逊的为人态度和完全出于自身喜好的任官原则,使朝中存在着许多反对的声音。而他生活上的过度奢侈,也使他为儒官所嫌。最后在他病逝后一年便被抄家,剥夺了生前生后的名誉。

申时行在固然是以忠厚长者的声名出名,但由于他与张居生身前交往过密,自然无法逃避反张派对他的攻击,于此同时,万历帝的长大,以及万历对他曾经极度敬仰的张老师竟然也以公徇私的事实感到惊愕和愤怒,他自然不会再轻易对后来的首辅抱有完全的信任,申时行也很清楚地看见,在他前任8个首辅中,就有6人名节不保,他们受到的攻击,自然都可以归结到反张派的所作所为。这样,申时行既陷于群臣的攻击,也不能得到皇帝的支持。更令人担心的是,意识到自己的意志无法完全得到贯彻的万历,甚至以长期的消极怠工,来报复满怀治国理想的群臣,这使得性情圆润谨慎的申时行一次又一次地陷入窘境,只得以一个和事佬的形象于群臣和皇帝间寻找平衡。然而这样只会让不满的文官集团更加不满,使皇帝更加懈怠,这无疑使他长期都居于被动的地位,卸职还乡只是时间的问题。

作为一个绝代的清官,海瑞却始终没能得到皇帝的重用,或者说,即使身居高位也不会给予他实际的权力。这无疑使海瑞感到极度的愤懑,这其实也有着他自身的原因。和很多同僚不同,海瑞不相信治国的根本大计是一个抽象的、至美至善的道德标准,而责成下面的人在可能范围内照办,行不通就打折扣。而他尊重法律,认为必需要经由法来对官吏的行为进行约束。除此之外,由于过于执着的秉持自己主张,无所畏惧,海瑞也因而得罪了许多人,如果不是因为为人极端正直,无所指责之处,他很可能早已被贬官边地了。为了劝解皇帝,他给嘉靖皇帝上了一封饱含尖锐的讽刺的奏折。在这一奏折中,他不但对皇帝的所作所为进行了批评,甚至也指责了嘉靖的人格,称其自大而又残忍,愚昧而又多疑。这一次差点给了他杀生之祸。尽管海瑞有着超人的品行,执着的信念,但他所面对的毕竟是一个沉浸在儒家式平和环境,已经稳固而顽固的文官体系,海瑞的不羁只会使他在这个体系中显得愈加不协调,高至皇帝,低至地方小官,总体都对他不抱有希望,因为海瑞当权只会把他极端的政治洁癖付诸实施,这必定会侵犯到当前的文官系统,必定会冲击到他们的切身利益。也因而,海瑞只能在愤懑中病逝,而群臣也在这之后长舒了一口气。

如果说之前的几位都代表着文官体系中的不同部分,那戚继光便代表着这一时期的武将体系。奇怪的是,无论是戚继光还是其他闻名后世的将领,很少有能够一生不经历大起大落的,大部分将领最后都以各种理由被免职。这是因为除了在王朝初立时军事上有所需要,其他时期介于唐末的藩镇割据,而对于宋朝的死结没有充分的反思,依旧施行重文轻武的总体方针,最终导致文压武的局面。受传统熏陶的文官,一贯以保持国家各方面的平衡作为施政的前提,如果事情弄到动用武力,对他们来说就是失败的象征。然而不幸的是,边关的冲突,倭寇的扰乱,无一不需要武将强有力的把控,但这无疑会冲击到文官们的理念。但是就武将来说,他们所受到的训练和战争的经历使他们养成了和文官截然不同的气质。他们需要具备准确的判断力,需要有充分的能力来完成他们眼中的目标,他们必须注重实践,也必须要看到实际成果。但对于文官来说,缺乏对战争的认知,以及对武将的轻蔑使他们不能容许将领的过多发挥,一旦朝官对军队有所不满,便能让他们失去对军队的掌控权。

戚继光作为一名极其优秀的将领,倘若不是由于张居正刻意的提拔与保护,也可能很快就埋没于历史当中。幸得张居正的提携,他得以一展才华,但另一方面,由于是张的党羽,张居正一被清算,他便也难逃指责,最终被皇帝革职。戚继光的悲剧在于他的发展离不开文官与武将体系的制约与博弈,因而他最终成为了文官们平衡权力的牺牲品。

作为一个复杂的思想家,李贽出生于传统的儒家家庭,尽管祖上曾与伊斯兰世界有着许多的联系,但他却不曾了解太多。传统的观念并没有使李贽固守成规,他尊崇海瑞的清廉品行,也指出他的直率与极端使他并不适合作为国家的栋梁大臣,他喜欢戚继光和张居正。认为他们是武官与文官的典范。李贽认为儒家的“仁”、道家的“道”、佛家的“无”彼此相通,互成一体,他攻击道德,却是反对虚伪的道德,因而他也提倡“真心”。对传统观念的批评最终导致了他的入狱,尽管并未遭受酷刑,他也最终选择了自杀。

如果说张居正与申时行的失败意味着文官自身内部改革的失败,海瑞的不得重用表明了文官治天下幻想的破灭,戚继光的失败意味着军事改革的失败,为数十年后边关失守,清军入关埋下了伏笔,那李贽的死亡则意味着这个时代迎来了悲哀的不可避免的末路。而此刻的万历却还在深宫中消极怠工,断送大明江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