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忠孝可以两全

作者:仲婉婷
主要内容

这学期的形教课主题是忠孝,它们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占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忠,是人对天地、真理。信仰、职守、国家及他人等都至公无私,始终如一,尽心竭力的负责完成分内义务的美德;孝,指的是孝敬父母、尊重长辈、爱兄弟及关爱幼者的伦理行为,体现出感恩、回报和礼敬。我一向认为忠离我们很远,因为对忠的理解比较狭隘,我一直认为所谓的忠是古代对于君主的忠心,对于领主的忠诚,我也从未去深究过它的本意。而孝,虽然从小到大都被灌输着要孝敬父母的思想,但是具体怎样才算是“孝”,也并没有一个清楚的认识。

在这门课上,那天举办的辩论赛让我耳目一新,印象很深刻,也是在这场辩论赛上,通过同学们的辩论,我对忠孝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针对那次辩论,虽然我是评委,但是我内心的倾向是在于忠孝可以两全的。首先,忠不仅仅是对君主,领主的忠诚,更是对自己的国家,对自己的亲人朋友,对自己的工作岗位的忠,他不仅限于忠诚,现在更多的是担负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尽心尽力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不像古代,要戍守边疆,或者参军保家卫国才叫忠,以前的忠是“大忠”,现在的忠更多的是“小忠”,小到你尽心尽力做好手里的事情就叫做忠。其次是孝,辩论的时候,孝是同学们争论的最激烈的点,很多人认为陪伴在父母身边才是真正的尽孝,我针对这个问题专门去搜了一下。古讲孝道,并没有说要孝顺。孔子和孟子都说要孝,但不一定要顺。该顺泽顺,不该顺时就一定不能顺。不顾事实,盲目顺从,陷父母于不义,是为不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是家庭中晚辈在处理与长辈的关系时应该具有的道德品质和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

由此可见,从古代发展到现在,忠孝的含义已经更为丰富,也更加平民化了,已经深入到了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物。孝顺将孝的含义缩小了范围,但是我们说的是忠孝不是忠孝顺,所以,从以上来看,我认为忠孝是可以两全的,只要你尽心尽力做好自己的事情,不欺骗不欺瞒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朋友,你就做到了忠,而孝,只要你善待父母,不盲目顺从,与父母保持良好的、亲密的关系,我觉得就做到了孝。

我曾经以为忠孝很远,仿佛是古代的贤者和仁人志士究其一生所追求的最高境界,与我并无太大关系。经过了这次辩论,我觉得无论是忠还是孝,都离我们很近,都在我们的身边,并没有我所想象的那么遥不可及,而我们作为中国人,更应该贯彻好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礼遇身边的每一个人,善待自己的父母,做到忠孝。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