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十万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种不同的人,但时至今日,地球上只剩下了我们“智人”自己。而“人类”这个原本包含了至少六种人的词语,现在也专指我们“智人”了。我们的祖先并不特别[1],并不像人们所说的得到了上天的眷顾,生来就是这个世界的霸主。这本书通过讲述人类历史中的“三大革命”[2],描绘了人类的发展史。
二、内容概述
本书分为四大部分,二十个章节,其中三个部分是前面提到的三大革命。从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人类生活、思维的方方面面都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故作者在这两次革命之前增加了一个部分作为过渡,从几大方向较为全面的描述了在此期间人类所做出的改变。
第一部分:认知革命
这一部分分为了四章,“人类:一种也没什么特别的动物”、“知善恶树”、“亚当和夏娃的一天”、“毁天灭地的人类洪水”。这一部分主要讲述了人类从一个普通的采集部落,成长为食物链顶端的破坏者。尤其是在这部分最后一章,智人的破坏性强到令人发指,可以说所到之处的生态环境都遭到了重创。
第二部分:农业革命
这一部分也分成了四章,“史上最大的骗局”、“盖起金字塔”、“记忆过载”、“历史从无正义”。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在农业生活开始、部落围绕土地变成村落以后,以此为基础,智人的思想、文化产生的变化。例如论证农业生活不如采集生活、维系社会发展的虚构故事。
第三部分:人类的融合统一
这一部分分为五章,“历史的方向”、“金钱的味道”、“帝国的愿景”、“宗教的法则”、“成功的秘密”。“农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变得更大、更复杂,而维系社会秩序的虚构故事也更为细致完整。”[3]这一部分即农业革命到科学革命的过渡阶段,从金钱、帝国、宗教等角度阐释了人类融合统一的方向与过程。
第四部分:科学革命
这一部分分为七章,“发现自己的无知”、“科学与帝国的联姻”、“资本主义教条”、“工业的巨轮”、“一场永远的革命”、“从此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智人末日”。过渡阶段之后,科学进入了人类的生活,它更加的具有权威性,地位甚至和人类信仰的宗教不相上下。科技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的生活,而人类利用科技打破了很多自然法则。今年来科技爆炸性的进步,为人类带来了福祉也对自然造成了破坏,我们不知道科技发展的重点在哪里,但是就目前来看人类对于科学技术的运用和研究应该更为谨慎。
三、理论与方法
1、章节分析法
2、细读法
四、扩展讨论
学术争论:
在魏阳的“《人类简史》为何是一部糟糕的历史学作品”中,他将《人类简史》与《枪炮》作对比,从五个方面阐释了他的异议。[4]
1.“认知革命”概念的随意性。尤瓦尔赫拉利为了将人类简史按照“三大革命”的路线来叙述,重新定义了“认知革命”。可是在他口中这个革命长达七万年,更像是一个逐渐的历史过程,在这期间人类的思想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士的这种强行“革命”的行为显得有些自相矛盾。
2.农业革命与反文明。在赫拉利关于农业革命的叙述中,缺少了地理环境因素这一非常重要的原因,并且大篇幅的描述了农业生活相比采集生活的弊端,而支撑这些内容的理论依据似乎有些站不住脚,或者说太单一,缺乏了一些必要的角度。
3.科学革命与人文主义的消退。书中谈到了人类的“想象”,同时批判了人文主义,认为人毫无神圣之处。可是却没有提及想象究竟对人类、对历史造成了哪些影响,它的出现它的存在是否是有必要性的。一味的否定和单调的角度使作者对于想象的批判显得苍白无力。
4.生物决定论与文化价值的冲突。赫拉利一方面认为人类是没有自由意志的,人类的一切行为都是自然的选择,例如荷尔蒙、基因等决定的,所以不分对错;而另一方面,他又谴责着人类破坏环境、导致生物灭绝的行径。可是若是人类的这些行径也是因为基因的遗传、自然的选择,那么久无法判断是对还是错,又何来谴责一说,这两套说法使得赫拉利的观点自相矛盾。
5.人文主义废墟上的自然之人。赫拉利认为,科学的“新发现”摧毁了人文主义的正当性。让人从神圣的位置上跌落,降格成了和其他物种一样的动物;人被基因、荷尔蒙和脑神经元驱动,以机械的、纯粹生物学的方式存活。人类在历史上的进步,变成了由荷尔蒙、脑神经元所支配的行为,失去了原本的意义。本书最大的缺陷,是生物决定论和人对自我命运把握之间的逻辑矛盾。
五、评价
《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这本书,我觉得书名起的非常恰当,人类在最初就是在地球上生活的种类众多的动物之一,而从本质上来说,即使是在现代,把人类说成是动物依然可以得到大多数人的肯定。但是人类又自封与其它物种不同,地位更加高贵,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说确实是这样,人类正站在食物链的顶端。这本书的内容就是以三大革命为媒介,讲述了人类从动物发展到“上帝”地位的过程。书中有非常清晰的时间线,作为一部历史学的书籍在这点上做的很到位,除了列举事实之外,作者还加入了很多自己的观点,引入了很多的名词。每一部史学书籍的作者都或多或少的会掺入自己的主观意见,而这本书不单单是为了简单的陈述一下人类的这段历史,更多的是为了展现作者的研究成果。书中最出名的就是人类的“虚构故事”,金钱、公司、宗教等等,这些虚构故事使人类团结,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也是人类区别于其他物种的重要因素之一。可是较为片面的阐释使得这一观点引发了很多的争议。我认为这本书是值得一看的,书中把人类的历史发展线完整的展示了出来,同时其中的很多争议点和作者提出的问题,都值得我们去思考。这本书的问世所激起的浪潮会引领着人类对远古祖先的认识更进一步。总的来说书中的观点还是很新颖,而对于作者的大多数言论我还是比较信服的,历史原本就无法用语言百分之百的还原,更何况书中涉及到了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不仅仅是文字,连自然留下的痕迹都很少,所以我觉得这本书虽然引发的争议很多,但是其中的观点和作者对未来的预测都是值得我们去深究的。
六、结语
第一次完全按照格式认真的写读书报告,有些摸不着门道,很多地方也有些词不达意,往常更多的写的是读后感,更注重看书时自己的感受,而现在要开始学着从更加专业的角度去评价一部作品,我觉得这个难度是不小的,而我自己的水平也远远达不到。但是我有在很努力的去学着评论,在网上看了很多别人的读书报告,虽然写的不是同一本书,但是评价的角度,思考的方式通过举一反三也学到了一些。以前从来没有为了写一篇文章花这么多的功夫,我觉得这也算是个不错的开始。但由于这是个报告,感觉自己的文字都显得有些冷冰冰的没有什么感情,不过这是一本文论方面的书籍,本身内容也没什么情感可言,但是以后如果写文学作品的读书报告的话,在看书的过程中就会尽量用评论的眼光去看,感觉会少很多的情感体会,希望等自己熟练掌握这种技巧之后可以在看书的时候熟练的切换,既能从专业的角度评价这本书,也可以体会到文字间流露的情感。
七、参考文献
【1】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中信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11月。
【2】魏阳,《人类简史》为何是一部糟糕的历史学作品,发表于2017年2月7日
[1]引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中信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11月,引用的是第一部分、第一章标题。
[2]三大革命:①大约7万年前的认知革命②大约12000年前的农业革命③大约500年前的科学革命
[3]引用:《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作者:尤瓦尔赫拉利,以色列;中信出版社,出版于2014年11月,引自第三部分、第九章的段首。
[4]引用:专论《人类简史》为何是一部糟糕的历史学作品,作者:魏阳,中国,发表时间:20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