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作者:李佳俊
主要内容     

【摘要】分析《傲慢与偏见》中主要人物婚姻观极其结局,得出成熟、理性的婚姻观会有幸福的结局,而不成熟的或者一味贪图名利的婚姻观往往结局不尽人意。

【关键词】《傲慢与偏见》;婚姻观

《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小说家简·奥斯汀的作品,小说围绕贝纳特夫妇的五个女儿展开,从中体现出了不同的婚姻观,也展现出19世纪英国乡村的现实状况。

一、《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1.伊丽莎白和达西。这两位的婚姻观是追求幸福比较前卫和理想化的。达西出生贵族家庭,每年有上万英镑的收入,他的结婚对象一般说来应该是门当户对的贵族名媛。但是他不愿顺从长辈的意愿,对于婚姻有自己的考量。达西先生非常傲慢,普通女孩难以靠近他,也如不了他的眼。倒是伊丽莎白吸引了他,她充满智慧,有独立思想。伊丽莎白出身小地主家庭,无法继承家产,只有和姐妹分得部分财产当嫁妆。她的婚姻观是要和互相喜欢、欣赏的人在一起。柯林斯向她求婚时,果断拒绝。达西第一次向她求婚也被拒绝,因为当时伊丽莎白听人说他很骄傲,加之威克汉姆又诬陷达西,使得伊丽莎白对达西存在偏见。而到最后所有误会解开,伊丽莎白才接受了达西。他们的故事就是典型的王子和灰姑娘的剧情。伊丽莎白是非常独立自主、有思想的女性,她的婚姻观很前卫,虽然无法完全脱离她自身所处的时代,具有局限性,但还是有超越时代的价值,即使是放到21世纪的今天来看,也没有过时。

2.吉英和彬格莱。这二人的婚姻也是完美幸福婚姻的代表,吉英美丽优雅、天真烂漫,彬格莱风度翩翩、谦卑有礼。可谓是郎才女貌,虽然家庭背景相差悬殊,中间受到达西阻隔,二人之间也产生了误会,但最终还是解开误会,跨越身份结婚了。虽然和达西伊丽莎白的结局一样美好,但是两者之间是存在区别的,吉英和彬格莱的婚姻观相对更贴近当时社会主流,男俊女美的人设便于接受,符合传统。

3.柯林斯和夏洛特。这二人的婚姻是典型的金钱交易,毫无感情。柯林斯虚荣势利,在对待婚姻上随意,当婚姻当做交易,最初是向大女儿吉英求婚,班纳特太太暗示吉英会嫁给彬格莱后,转念又向伊丽莎白求婚。被拒绝后很快娶了夏洛特。夏洛特没有金钱地位,27岁还没有嫁出去,她只是需要找个人结婚。二人婚后自然也谈不上幸福。

4.莉迪亚和威克汉姆。莉迪亚是班纳特家最小的女儿,年龄虽小,但是很不安分。喜欢社交,参加舞会。同时整天想着谈情说爱,但是头脑简单。盲目又不贴近现实。常与军官打情骂俏,最后被威克汉姆迷惑,不顾颜面不计后果的和他私奔。威克汉姆则是游手好闲、不思上进的花花公子。有过诱拐达西妹妹乔治安娜前科,被揭穿后还反咬达西一口。人品极差,疑惑莉迪亚私奔也只是为了钱财。婚后二人回家探亲,莉迪亚还炫耀自己的婚事,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最后被威克汉姆辜负。

5.班纳特太太。势力爱财,言谈低俗,她的愿望是把几个女儿都嫁出去,最好是有钱的贵族,她才不管她们的婚姻幸不幸福是不是因为爱情。她会和别的夫人太太炫耀自己哪个女儿又出嫁了,哪个女儿又要结婚了。

二、结论

从书中几桩婚姻和不同角色的婚姻观,可以看出成熟、理性的婚姻观会有幸福的结局,而不成熟的或者一味贪图名利的婚姻观往往结局不尽人意。从这两种对比中,我们也可以获得关于婚姻的人生启示。

【参考文献】

[1]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雷立美译北京燕山出版社

[2]陈莹《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和局限2017.8

[3]南云凡论《傲慢与偏见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