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亮朋友》是著名的短篇小说家莫泊桑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大致内容是讲铁路局的小职员杜洛华来到巴黎后,不择手段最后走上飞黄腾达的道路。我选择的译本是有张冠尧翻译的。序中写到,莫泊桑生活在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的时期,一切幻想早已破灭,剩下的只是平庸、粗鄙的现实。他对这社会感到蔑视,他是这个社会批判的旁观者,以一种冷漠的讥刺态度,把社会现实描绘出来,不评论不分析。《漂亮朋友》是一部揭露残酷黑暗的社会现实的书,那么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呢?
首先就是新闻行业的黑暗,这也是当时社会的缩影。杜洛华刚来巴黎时是铁路局一个穷苦的小职员,在朋友弗雷斯蒂埃帮助下,从事新闻行业,在《法兰西生活报》工作。他的第一篇文章非洲从军行,便是玛德莱娜帮他写出来的。后来当上外勤记者,圣波坦给他上采访课,根本不是真的采访而是根据之前报道自己虚构内容,显露出欺骗就是新闻的实质。还有拉罗社当上外交部长、拉罗舍和瓦尔特耍阴谋购买摩洛哥公债。诸多事件都反映出当时社会的黑暗。
另一方面是从人物形象上体现出来的。杜洛华一心想要混入上流社会,可是他既没有钱,又没有才华,作为新闻编辑文笔却是中学生水平。但是他有自己的一些手段,他精明又狡猾,仗着自己有一副好的皮相,便勾引上流社会的夫人,成为她们的情人,再借助他们的势力往上爬。他第一个目标是德马雷尔夫人,在猛烈攻势下德马雷尔夫人很快被杜洛华收服,她不断接济杜洛华,他也比之前过得更好。朋友弗雷斯蒂埃去世后,杜洛华追求其妻玛德莱娜,目的是想要在她帮助下坐上弗雷斯蒂埃的位置,再占有她的钱财。最终二人结婚,但他们之间主要是各取所需。杜洛华十分贪婪,结婚后还和德马雷尔夫人保持情人关系,而且用尽手段勾引瓦尔特夫人。得手之后又弃之如敝履,碍于钱的关系又不好直接撕破脸皮,实则暗地里非常嫌弃瓦尔特夫人。沃德雷克伯爵去世留给玛德莱娜一笔遗产,杜洛华得知他们的暧昧关系故意拿名声要挟玛德莱娜,获得了一大笔钱。后来抓住玛德莱娜通奸杜洛华便和她离婚。实际上是有了新的目标,玛德莱娜对于他已经没有利用价值。杜洛华的贪心永远也满足不了,见老板瓦尔特暴富后,他又是羡慕又是向往,于是故技重施,计划勾引瓦尔特的小女儿。可此时。瓦尔特夫人对杜洛华一往情深、念念不忘。杜洛华带着小女儿私奔,逼迫瓦尔特将女儿嫁给他,虽然瓦尔特夫人极力反对,不过无济于事。最终二人步入婚姻殿堂,在神圣的教堂里,所有的人都在祝福这一对新人,除了瓦尔特夫人,她憎恨杜洛华同时也恨自己的女儿。在外人看来,杜洛华男爵前途不可限量,将可能成为《法兰西生活报》的主编甚至会当上议员。他们只能看见杜洛华的“成功”,却不知晓这背后有多少阴谋手段。反映出了人性的贪婪和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肮脏之处,以杜洛华为载体折射出整个社会弄虚作假的风气。
书中有一个细节是杜洛华带着警察现场抓住妻子通奸,然后与她离婚。但是在法国,情人并不是贬义词,很多上流社会的贵妇人都会有情人,这是社会普遍流行的一种文化。书中其他几位夫人都有情人,杜洛华本人甚至有好几个情人。为什么凭借养情人这一点就和他妻子离婚?我不是特别理解,我认为一方面是杜洛华是带着警察捉奸的,事情闹大,大家都知道杜洛华被戴上绿帽子,这对他的名声有损,他就有正当理由和妻子离婚。实质上是杜洛华早就盘算好和妻子离婚,好让自己有机会娶瓦尔特的小女儿,捉奸只是未达成自己目的所设计的局。
本书主要是揭露和讽刺黑暗的社会现实及人性。我认为有两处明显的讽刺是让我影响深刻的。其一是,几位夫人因杜洛华外表好看叫他“漂亮朋友”,同时这个“漂亮”是他走上成功的资本,用来吸引贵妇人,这是贯穿整本书的。他外表的漂亮与卑劣的行径形成鲜明的对比,极具讽刺意味。其二是最后杜洛华举行隆重的婚礼,从此进入上流社会,前途不可限量。他光鲜的外表与他一路爬上来所用手段,也是具有强烈讽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