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形象对大学生的现实意义
礼仪是一个人个性、气质、道德修养、审美情趣与文化品位的集中反映。它兼顾方方面面,而作为基本部分的形象礼仪,则应该成为每个人、尤其是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一门最重要的必修课。
仪表是大学生自我形象的首要方面。一个人的仪容和体型,是由个体生理特征和服装配饰共同构成的一种直观外在形象。它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整洁和得体。仪表美在不同的场合有不同而详尽的要求,不一定华装盛服,也不代表素面朝天。因此,我们不必要为自己的外形感到自卑。整洁得体,大方自信,即是最好的形象。在任何时候,合适的仪表都能为一个人带来不言而喻的最初优势。
第一夫人彭丽媛,每次随习主席出席公众场合,虽为数不多,但每一次都身着中式传统服装,妆容雍贵典雅,与主席的配饰遥相呼应。充分展现了一国之风范,大大加强了中国外交的文化软实力,获得各界人士一致好评。足见仪表之影响。
风度是内在化的仪表。它是人气质、精神的外显表现,反映一个人的道德、品格、学识修养、处世态度等。有人说,“高雅的风度是通向朋友心灵的畅通无阻的护照。”在现实生活中,彬彬有礼的行为举止,谦和大方的交往态度,无疑是一个大学生走上社会的最佳护照。
香港巨星张国荣,在金像奖、金马奖评选现场,一度被夸张讥讽为“同性恋”,最终因此未能得奖。镜头频频扫射台下的张国荣面部,却始终只拍到他温厚礼貌的微笑。从容淡定,静静鼓掌。这是大家的气度。
语言是人类交往沟通的基本活动工具。文明礼貌的谦敬语,殷勤合适的问候,妙语生花的言辞,都是给别人留下印象的加分项。不同的语言体现不同的人格,中国成语“谨言慎行”,说的即是这个道理。
建国初期外交中,有外国人问周总理:“你们中国人走路总是低着头啊,你看我们走起路来挺胸抬头的,多有气势啊。”总理回答:“我知道,一般上坡的人总是低头走路,而走下坡路的人总是高抬着头。”
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与文化特色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形象礼仪更是的一门学问、一门艺术。由对当代大学生而言,注重塑造自己良好的公众形象,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对于给别人留下美好印象、获得更多的人脉资源,具有非凡且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