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红楼梦》读后感

作者:张潇月
主要内容     

读《红楼梦》有感

我第一次读红楼大约八九岁光景。识字不多,一个人抱着小小的青少注音版也算是通读了大概。去日既久,如今忆起,大概是知道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尽管结局仿佛并不完美。宝黛钗初会荣国府、开夜宴异兆发悲音……一切都懵懵懂懂的,只是觉得还算有趣,因而也就一气读完了。

——《红楼梦》的情节美。哪怕黄口小儿,也能便当个故事似的,浅浅地读来自娱。

十二岁,我看原本。读这本书用了我不到两个月。读完它,我悒郁了很久很久。这时候的红楼好像变得好看很多。少年心性,爱看姐妹们大观园吟诗作对,爱听春日里宝玉讲姑苏城耗子偷香芋。最喜欢的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姣花照月,弱柳扶风。”——多希望我也能变成她啊!才情别具,楚楚可怜。最喜欢的看段,是“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凄清的美人独自扛起沉重的花锄,一行一退,一泣一吟。真所谓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何其旖旎,无限感伤。

这是《红楼梦》的文字美。我读它一遍,口角噙香。

十五岁的时候,我还在读红楼。时去多年,已不是闺阁小儿女情态。彼时读到林黛玉初进荣国府,王夫人忽然没来由一句问向王熙凤“月钱放过了不曾?”凤姐不仅伶俐回答了月钱已放,更不缓不急反问一句:“太太昨日要找的缎子,可是记错了?”王夫人于是言:“有没有,什么要紧,该拿出两个来给你妹妹裁衣裳才是正经。”凤姐则答:“早预备下了。”王夫人“一笑,点头不语”。——宝黛初见,是文章明面上的华美。无留意处两三家常言语,我以前从不注意,却又有多少明涛暗浪在其中?王夫人何以偏在此时问及月钱?凤姐给林妹妹的衣裳可是真正备下?此“一笑”又有几层含义在其中?贾府封建大家,锦绣威仪下内里重重惊险,由此可见一斑!

这是《红楼》的内涵美:“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达练即文章。”

而林妹妹于我,不再是单薄的美人形象。她变成一个活生生的血肉丰满的人。我开始喜欢她的率真坦荡、娇憨可爱:一番话就冰释前嫌,同薛姨妈认了亲;一句“母蝗虫”逗得一众人前俯后仰。我也逐渐走出悲抑,开始喜欢很多很多人。喜欢温婉识礼的宝钗,却也心疼、惋惜她小小年纪承担许多;喜欢贤淑静默的李纨,也叹息其青春守寡,残生只余望子成龙。喜欢泼辣干练的凤姐,喜欢精明无奈的探春……我说不出在红楼中最喜欢谁了。我在红楼里读到慈悲。

这是《红楼》的哲学美。以我悲悯眼,度天下宽容心。

现在,学业逐渐繁忙,生活不断加快它的脚步。可我读红楼,从未歇止。我还是喜欢一得闲暇便翻阅三两,如今的我,喜欢红楼美食“碧玉粳米饭”,喜欢大观园里的檐牙高琢,喜欢宝玉手中那盏紧握的玻璃绣球灯……

《红楼梦》,是巨制的百科全书。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曹雪芹十年辛苦,成就这残佚的经典,为后世留下无尽的研究、揣探。感谢有《红楼》,静伏我案上许多年。脊页松黄,一卷胭脂气,言尽意无穷。我还将与其相守,不断在字句间读出新的意蕴,在漫漫长路上发现又新的自己。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