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程让我回到了高中上政治课的感觉,又不大相同。虽然讲的内容差不多,但问题的答案并不是唯一的,打破了高中学习非黑即白的缺点。同时,正是因为这些灰色问题的存在,在课堂上我们有许多值得讨论的话题。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每一次听到老师说“不愧是汉语言的学生”就有点微妙的感觉,毕竟大多问题是作为文科生的基本素养。如有一次课堂上翻译一段文言文,高中语文水平中上的学生能轻松的翻译。另外,本学期我在马哲课堂上有幸代表汉语言小组做课堂报告。以PAPI酱的案例作为切入点讲述了网红经济中体现的马哲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论。其实我平时不善言辞,也羞于在人前讲话。我个人认为这并不能起到锻炼作用。毕竟我可以装作很大方,也可以流畅的完成讲解,但内心的不适感和忐忑无法缓解。我对于本学期自己的学习表现还是很满意的。此外我阅读了一本名为《沉重的肉身》的书。讲述了欧洲十八十九世纪发生的事件。其中对法国大革命的叙事让我十分触动,想结合马哲经典分享一些我的观点。刘小枫对丹东与妓女这一部分的叙述,引发了我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冲突的思考。丹东与①罗伯斯庇尔的思想冲突,实质是二者对自由的不同理解。罗伯斯庇尔主张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以此保障人民自由的权利。但国家并不能真正代表普遍的民意,在马克思看来,它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他指出:“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民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君主政体相互之间的斗争,争取选举权的斗争等等,不过是一些虚幻的形式----普遍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一种虚幻的共同体的形式----,在这些形式下进行着各个不同阶级间的真正的斗争。”国家利益实质上是阶级利益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虚幻有不真实、冒充、异己、对立等含义。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首先夺取政权,把自己的利益说成是普遍利益,但实际上他们代表的普遍利益是虚幻的。开始时它的利益确实与其他非统治阶级的共同利益有联系,它还来不及发展为特殊阶级的特殊利益。当它上升为统治阶级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它必定要发展本阶级的特殊利益。这种虚幻的共同体处处以公共利益、全民利益自居,实际上资产阶级“国家不歪是资产者为了在国内外相互保障自己的财产和利益所采取的一种组织形式......国家只是为了私有制而存在”,“国家是属于统治阶级的各个个人借以实现其共同利益的形式。”每一个力图取得统治的阶级,首先而丹东意识到罗伯斯庇尔的思想缺陷在于其剥夺了个体自由的权利。前者思想的弊端恰好在妓女玛丽昂身上显现。把所谓“人民”的道德标准强加在个人意愿上,统一的政治思想造成社会一致认为卖淫是不平等的财富分配制度的产物。而妓女玛丽昂表明卖淫不过是“一种个人的感觉偏好”,“个人的关于美好生活的想象”。正如玛丽昂的母亲所说,人们用身体的四肢劳动,把身体用于卖淫也是一种劳动。妓女作为一种职业有其正当性,应该受到尊重。丹东以玛丽昂作为思想的蜕变点,力图以奢侈的享乐主义反应个体诉求来对抗过度的集体化标准。以卖淫为例,以小见大的推及私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来现实个体自由的重要。由于卖淫的合法性时至今日都颇具争议,特别是结合①我国国情,卖淫为何不合法化这一问题值得思考。我们可以先来做假设-----假如卖淫合法化会产生怎样的社会现象?原本被严打的人口贩卖更加猖狂甚至有望合法化。普通的拐卖尚且不论。个人自发性的卖淫,父母主动向人贩提供货源,经济落后山区的高需求都将使卖淫产业恶性发展。巨额的经济效益使当地政府与卖淫机构利益相关。这样的情况下,个人意愿难以得到保障。与一个妓女主动卖淫的自由相比能够有选择不卖淫的权利才是奢侈的。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秩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