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写了一出巨大的悲剧,这一出巨大的悲剧中又包含着许多的个人的悲剧。金陵十二钗也都是悲剧,最后白茫茫一片真干净。
关键词:悲剧;才情;金陵十二钗
正文一.林黛玉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宝玉,你为什么病了?”“我为林姑娘病了。”
“我有一个心,前儿已交给了林妹妹。他要过来,横竖给我带来,还放在我肚子里头。”
宝黛的爱情悲剧一直都让人唏嘘不已。我第一遍看《红楼梦》时,并不很注意作者写的句子、用的词,没有认真去体会,而只看了大致的情节。所谓少不读红楼,大概并不是因为写的内容,而是真的无法体会。现在再来翻看《红楼梦》,有太多的话能让人泪流满面。
林黛玉自幼丧母,寄居于外祖母家。但是这一家又及其显赫,不能多说一句话,不能多走一步路。她在这样的环境下小心翼翼的生长着,养成了生性多疑的性格。她说话不给人留情面,并不是她真的就尖酸刻薄,那只是她不知圆滑世故,活得太真。
她对贾宝玉的爱是炽热专一的。“幻情深处故多嗔,岂独颦儿爱妒人。”每个在爱情里的人都小心眼,见不得心上人和别人亲密,又怎么能怪黛玉爱耍小脾气呢。可是让我最感动的宝玉对黛玉的态度,每次林黛玉生气,他都是一口一个“好妹妹”地哄着。这也是我最羡慕宝黛爱情的一个地方。
我以前看前面的部分一直以为宝玉是不懂林黛玉的心的,但是直到有一回,他对黛玉说:“你放心。”我相信千言万语都抵不过这三个字。你放心我知道你的心。你放心我的心和你是一样的。
后来黛玉从傻大姐那里知道宝玉即将和薛宝钗完婚,原文有一段是“黛玉道:‘可不是,我这就是回去的时候儿了。’说着,便回身笑着出来了,仍旧不用丫头们搀扶,自己却走地比往常飞快。”这是整部作品中林黛玉最大的动作,急痛攻心,以至于失了心智。于是一边笑着,一边心如刀绞。我们时常说如果一个特别爱笑的人突然不笑了,这个人得承受多大的痛苦。而黛玉这一十分反常的表现,大概也是因为内心已经无法承受这些痛苦了。
第一遍看到第九十七回的时候,只注意到了黛玉死去和宝钗出嫁的对比,而忽略了其实这个时候黛玉的泪已经还完了,心也死了。她本来就是来还泪的,这一生的眼泪流完了,自然是要走的。
越剧红楼梦有一个宝玉成婚之时畅想与黛玉婚后生活的片段:从今后,与你春日早起摘花戴,寒夜挑灯把谜猜,添香并立观书画,步月随影踏苍台;从此后,娇语俏音满室闻,似刀断水分不开。他曾经幻想过的未来都是有她的,这是梦想中的生活,可是她不知,而且永远都不会知了。
除了宝黛,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尤三姐和柳湘莲。尤三姐洁身自好,一心一意等待柳湘莲,好不容易等了来。第六十六回:“三姐喜出望外,连忙收了,挂在自己绣房床上,每日望着剑,自喜终身有靠。”她只因在一个生日宴上见了他一眼,从此把这一生的等待就给了他。她说这人一年不来,她等一年;十年不来,等十年。可是最终等来的却是心上人的嫌弃与怀疑。
张爱玲说: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这句话用在《红楼梦》,甚是贴切。
二.贾元春
看书的时候我很讨厌贾元春,因为她是金玉良缘的支持者,而我支持的是木石前缘。后来真正注意到她,是因为前段时间看《小戏骨之红楼梦》。剧中有一个片段是到了贾母的正室中,她满眼含泪地对着贾母,哽咽着说:“请受孙女一拜。”然后就想行家礼。而贾母和王夫人也跪了下去。就那一幕让我突然热泪盈眶。封建伦理道德教导他们要先君臣,所以就算是家人团聚的时候,也无法像平常人家一样。
看到这一集,然后发现她也是一个可怜的人。大概在十五岁左右就被送进宫廷。看似风光的背后是不与人知的心酸。随着贾元春晋升为贵妃,贾府也已经是富贵之极。然而也正是因为这样,盛极而衰。为了元妃省亲而修建的大观园耗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贾府中年轻一代没有人才出现也导致了衰败。贾元春串起了《红楼梦》中家族、人生、婚恋三大悲剧。
她的一生同样是场悲剧。十五岁远离父母亲人,被包围在重重的宫墙之中。皇帝的妃子太多了,她大概也经历了从夜晚等到黎明的无助与失望。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满地不开门。她的这些苦楚无人诉说,这宫里的怨恨太多了,没有人会去在乎一位妃子是否快乐,宫人能看到的只有权势与荣耀。
最遗憾的大概是到死都没有见到父母亲人一面。
望家乡,路远山高,故向爹娘梦里相寻告:儿命已入黄泉,天伦呵,须要退步抽身早!
三.妙玉
“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
妙玉同样也出身于一个名门望族。从出生就体弱多病,只能去尼姑庵里带发修行。她与黛玉极其相似,苏州人氏,出身贵族,从小体弱多病,甚至连外貌都有些相似。在黛玉小时候因体弱多病就有一个赖头和尚让黛玉去出家,那么妙玉也同样是这样,所以妙玉可以看成是另一个黛玉。
妙玉是世外的黛玉,黛玉是世俗的妙玉。众所周知黛玉见不得宝玉和其他女孩儿过分亲密,但是在面对妙玉时他却不设防。黛玉自恃才华,但是在妙玉面前却很谦虚。对彼此有这样深的了解,大概就是因为本来就是同一人吧。
刘姥姥第二次进贾府时,曾在妙玉的栊翠庵吃茶,她就想把刘姥姥用过的茶具扔了。一个出家人却有这么重的分别心。自称是槛外人,但是心中却有杂念。
大观园建成后,妙玉来了;随着大观园的衰败,妙玉被强盗掳走了。她清高孤傲,但是最后的结局大概是流落烟花柳巷,可悲可叹。
也许常伴青灯古佛并不是她的本意,当贾府的小姐们过着花团锦簇的繁华生活,而她却要日复一日地念经礼佛。这对于一个小女孩来说,也算是残忍了。她这一生都是一个悲剧。
可叹这,青灯古殿人将老;辜负了,红粉朱楼春色阑。
结语:红楼一梦终是虚化,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悲剧。我们都在别人的故事中流自己的眼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