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散文>

《菊与刀》中的日本文化

作者:邓丫
主要内容     

刚刚接触这本书的时候,我是没有什么兴趣看的,对于一个美国人大谈特谈日本文化,并且只是通过搜集相关文献资料和采访记录日本人生活点滴就进行分析,我不认为他能够比得上那些长期生活在一种文化氛围下的人理解的透彻。但是看了第一章作者对研究日本的有条理的分析后,我觉得可能局外人更能客观阐述某国文化成因也说不准,抱着这样的心态我看完了整本书,我不敢说我真正了解了日本,但确实更新了我对日本文化的认识。

我是看的手机上的电子版本,因为这样我随时随地都可以看,但是电子书也有个弊端,当我看到很有兴趣的部分时,我会做标签,但是之后再想倒回来看的时候,始终不及纸质书那样方便,而且总觉得通过电子产品阅读会有一点浅尝辄止的感觉,所以我还是在网上买了一本纸质版本。

“菊”本是日本皇室家徽,是美丽高贵的象征,“刀”代表着武士道文化,是武力和权力的象征。一个民族同时拥有两种极端不相同的文化,这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是少之又少的。但日本民族文化却具有这两种相反的文化,他们性情温和却又崇尚武力,他们彬彬有礼却又锱铢必较,对于这个充满矛盾的民族我们究竟应该怎样去理解他们,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斯作为一个二战中的美国人通过对战俘,对生活在美国的日本人以及对日本的各种文献的研究,为我们渐渐揭开这个民族文化内在的面纱,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分析这个民族,相比都是东方国家的中国来说,她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去认识日本。日本处在狭窄的岛屿上,四面临海,面临着资源环境的压力,天皇一脉的至高神圣,武士道精神的武权之上,这些都迫使在他们去掠夺周边的资源,破坏别国的安宁。并且他们的“耻感文化”根深蒂固,为什么日本武士在失败后会切腹自尽,这都源于他们的耻感文化。本书从历史,民俗,社会,经济等各个方面对日本文化进行了剖析。

对于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钓鱼岛事件,为什么日本区区一个岛国敢和中国相争本来就是中国固有领土的钓鱼岛,这不仅是因为他有美国撑腰,更重要的是源于日本的世界观,日本人认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在这个社会都有一个合理的位置,而日本要做的就是维持秩序,他们负责帮助这些国家和民族回到他们心中属于各自的合理的位置,在他们眼里美国是世界第一,他们则是世界第二,而中国在他们眼里就是一个落后的国家,是应该被帮助的国家,所以这也是为什么二战后日本不承认侵略过中国的原因,他们将恩泛化到整个社会中,他们认为自己是施恩者,而中国则是受恩者,他们认为他们所做的侵略行为是一种“帮助”。二战中为什么日本偷袭珍珠岛,其实日本偷袭珍珠港是蓄谋已久的,囊括在日本称霸太平洋,建立大东亚新秩序的计划中,而当时日本与美国的实力相去甚远,日本对中国的侵略计划与美国的利益相悖,那么日本人文化中的那种军国主义思想,和日本人巨大的野心将他们吞噬,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他们不惜与美国为敌,佯装和美国谈判,实则却对美国的太平洋海军基地实施偷袭,而美国二战以来的绥靖政策也是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之一。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把士兵都教育成军国主义的狂热分子,而他们的天皇信义又把他们锻炼成不怕牺牲的人,他们以为天皇牺牲而感到自豪,这种强烈的战斗精神,让他们最后决定发动了对美国珍珠港的偷袭。而他们的这种极端的方式也最终换来了极端的结果,美国向广岛发射的原子弹,让日本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被原子弹袭击过的国家。但是日本人从童年就开始的自我修养和育儿方式,让他们知道人要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他们必须承认和接受自身的弱点,所以他们不避讳失败,虽然二战后他们的经济受到了抑制,但是他们的学习能力让他们在科技革命中快速崛起,迅速走出了二战后经济萧条的阴影中。

《菊与刀》的全名是《菊与刀——日本文化的类型》,这和本尼迪克特在1934年提出的“文化模式”是一以贯之的:即生活在不同文化中的人们皆具有不同的心理素质,在生活上表现为不同的系统反应,并认为每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都具有一种特有的“心理定向”和判断事物的能力。①本尼迪克特在二战时通过对日本文化类型的研究预测日本战败后的行为,并加以女性的直觉做出判断,认为日本在战败后不应该废除天皇制,就像当时希德林将军说的:“我们占领日本再利用日本政府是很有好处的,如果不能利用日本政府,我们就要建立一个直接管辖日本七千万人口的管理体系,而他们的语言,习惯,态度与我们都截然不同,而利用日本政府的话,我们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②本尼迪克特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和精确的政治分析能力让她对日本做出了准确的定位,她从其根本的国民精神入手,给美国对日本的政治统领给出了行之有效的建议,她对日本国民精神深层次的分析对现在敏感的中日问题也颇有借鉴意义。

阅读完全书后,我确实很佩服作者本尼迪克特,她精通的学术,她深刻的感悟,她敏锐的洞察,以及她对政治文化的敏感,都让我敬佩,特别是她在倒数第二章分析日本的儿童启蒙,看似与全书没有关系,但是却从根本上解释了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文化来源,看上去是顾左右而言他,但至此才真正诠释了“菊”与“刀”的真正内涵文化。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