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下的满目疮痍
——探究范、白二人的“废墟之爱”
摘要:出生于旧式大家庭的张爱玲对于爱情有着近乎苍凉与偏执的认知,这在《倾城之恋》中也有着清晰的体现:白流苏的算计,范柳原的浪荡,两人的多次过招。当爱情成了一种交易,便构成了所谓的“废墟之爱”。
关键词:爱情婚姻现实战争
张爱玲是个剖析人性的高手,她能将爱情的美与现实的残酷揉在一起,听起来虽不伦不类,但其中挣扎与无奈的意味,是谁都能瞧得见的。白流苏与范柳原之间到底有的是哪一种感情?还需待我们慢慢体味。
1.反抗与妥协的矛盾体
从显赫的白家走出来的大小姐白流苏,因无法再继续忍受那令她喘不过气来的婚姻而毅然决然地选择了离婚。她勇敢而大胆,就算旧式大家庭的压力和三从四德的封建礼教都未能使她屈服。可离婚后的她卑微而尴尬,在那样的大家族中受到不少的排挤和委屈,此时的她就像一个气球,拿针一扎,就瞬间爆发。而造成这一切的导火索就是她没有接受娘家哥嫂让她去给前夫守灵继承财产的建议。但像这样一个能顶住众多压力离婚的女子,是会忍气吞声的吗?答案当然是不能。白流苏的反抗很快到来,在妹妹的相亲会上高调跳舞,“她给了她们一点颜色看看”。但这样的反抗毕竟太过微不足道,现实的压力比想象的更为重要。像白流苏说的那样:“我又没念过两本书,肩不能挑,手不能提,我能做什么事?”她的潜意识已经形成了女性天生该依赖男性的思维定式,这也体现在后来她费尽心思引诱范柳原上。她渴望好的安稳的生活,想要有一个男人能作为她向白公馆炫耀的资本,她虚荣而物质,可现实逼得她不得不物质。她在她的命运里挣扎,反抗得不彻底,妥协得也不彻底,这几乎是那个年代女性形象的一个缩影,像《结婚十年》中的苏怀青便也是如此。
2.两个情场高手的过招
范柳原是何许人也?他是南洋巨商之子,家财万贯。有如此优越的先天条件,他却不务正业,专门拈花惹草,勾引女性,谈所谓"恋爱"。其实是"恋"而不"爱",到手之后便抛开,再去找新的女友。声称“只要情人不要太太”的他看中白流苏的和看中其他女人的没什么两样,大抵不过是姣好面容,柔韧身姿。于是他开始他惯用的伎俩,言语充满机智与挑逗。在他第二次遇见流苏时,流苏问他为何没有到新加坡,他轻轻答到:“我在这儿等着你呢。”若是普通女人,恐怕就此沉溺于他的温柔中,甘心为他奉献一切。可他一定没有想到的是,白流苏不是普通女人。她倔强而高傲,虽说她十分需要他这张长期免费饭票,但她必须要他的明媒正娶。就这样,一个只想玩玩,一个只想出嫁,香港浅水湾酒店成了他们拉锯战的战场。若说他们之间是相爱的,可哪有爱情是一种交易呢?
3.倾一座城成就的旷世绝恋
若放在平时的太平岁月,白流苏她不会是范柳原的对手,离过婚的她在这场拉锯战中几乎没有胜算可言,她也熬不起。或许范柳原与她之间有着几分真心,但就范柳原浪荡风流惯了的性格,他们之间也必然不会有好结果。而阴差阳错,刚刚好在那个时间节点上,香港沦陷了。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它让无数个家庭流离失所,让许多的生命顷刻间灰飞烟灭,让生者痛苦,死者可惜,也让花花公子范柳原体味到了生命之脆弱,人生之无奈。这场战争可谓是摧毁了范柳原最后的一点自信心,让他于痛苦中反思,明白自己对白流苏是爱着的,终于决定要迎娶白流苏,两个互相算计的俗人就在倾一座城(香港)的代价下,走进了婚姻的围城。人有时候真的很奇怪,非要等到沧桑巨变的一刻,才肯放下自己斤斤计较的心,以宽容与感恩的姿态去迎接婚姻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