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很喜欢围城中的这句话,因为我们生活即如此。
是啊,我们的生活就是一座城,四周围着墙,厚厚的墙,有的人拼了命的不惜头破血流也要撞进去,也有人宁可避而远之也不要摊上围城般的浑水。总之,进与不进是两种概念而同一种结果,最终都会成为时代下不幸的悲剧。
初看《围城》的确没能读懂钱钟书对社会中的人或事的讽意,只单纯对整个故事有个梗概性的理解,体会了各个人物之间的经历和情感纠葛,就人物关系来看,我认为方鸿渐与三位女子之间的花言巧语甚是有趣,我对方鸿渐的印象只是一个做事投机取巧,并且常常优柔寡断的失败者。
而本书就是以他为核心的围城来叙述他身边的人和事。主人公方鸿渐在外“游学”多年回国,带着花了几十块美金从一个爱尔兰人处买到的一纸假文凭回到家乡以应付父亲和岳父(受死后的未婚妻周氏一家资助到欧洲留学),途中方鸿渐受到了真才实学的大家闺秀苏文纨的追求,但方却一心迷恋苏文纨的表妹唐晓芙,并且周旋于两姐妹之间也由此产生了各种误会事。后来上海陷入战乱,方鸿渐随赵辛楣,孙柔嘉等一行人共同前往内地一个不知名的大学教书。在去的途中和三闾大学生活期间,方鸿渐发现自己身边的孙柔嘉与自己在社会、学校等方面有着共同通的见解和世俗的情感,渐渐的两人也就走到了一起。最后两人稀里糊涂的结了婚,后来他们发现婚后才是围城似的生活的开始……
当我再读《围城》时,我发现,主人公方鸿渐与其说他是民国时代的不幸者,不如说他其实我们生活中的缩影,投射出当下人们的恶习和那些不突出的优点,他没有什么魄力,作为那个年代没落贵族的纨绔子弟既玩世不恭遇事时又懦弱无能。但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来讲,我不得不承认他身上有很多优点。在那个年代,作为一个留洋的学子,方鸿渐拥有充足的文化修养和专业知识,这一点都可以从他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出。其次,在很多时候方鸿渐敢于为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辩论始终坚持自己的观点,这恐怕是如今大多数人都不及他的吧。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方鸿渐,我们做着与方鸿渐同样的动作,讽刺着惋惜着那些社会现实,然而却不知自己就身在那个圈子中反复绕圈。我们会像他一样被生活所迫、被思想束缚,但最终都会走到尽头,悟透人生。
再来看书中的其他代表人物。苏文纨,一个有绝对知识又有点傲娇的女人,按现代来说,那就是喜欢自己有许多男人追求但又不表明自己立场的孤芳自赏似的一个矛盾人物。可是女人终究要过年龄这一大关,在得不到方鸿渐的爱慕和不愿嫁同自己发小的赵辛楣的情况下,草率的嫁给了一个附庸风雅的诗人。自然曹元朗与她门不当户不对,钱老也算刻意安排这一出滑稽的故事。
唐晓芙,我只能用苏文纨的表妹来介绍她了,她真正意义算得上与方鸿渐惺惺相惜的邻家女孩,一开始苏文纨只为让方鸿渐吃醋,没想到在方表明心意后和苏的阻挠却更加体现了唐晓芙性格特点中的伶俐洒脱、倔强不屈。尤其在后面所讲到的方对唐说出真相时,唐晓芙的敢爱敢恨的却很真实的触动到我。对方来说她只不过是一段经历,而对唐来说他是一个人女人放纵去爱的后果,着实令人惋惜。仿佛那个时代下的一种眷恋,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
孙柔嘉,这个命里注定逃也逃不脱的苦命女人。首先,是孙柔嘉在三闾大学期间心有所属方鸿渐,再加上方鸿渐情敌陆子潇的烘托下,方就对孙柔嘉展开强烈追求。自然两人在稀里糊涂的情况下结了婚,他们的婚姻充满被动、将就以及各种不确定性,所以自然也就出现裂痕。最终,在各种琐碎小事和一些不利因素的积累下,本书结尾也就彻底的爆发了。从而也不难得出婚姻不是爱情的坟墓,将就才是婚姻的隐患。
赵辛楣,有才能有才干,作为优秀的留美归来的别人家的孩子,在情场上却怎么都不及方鸿渐的一句话。但他对爱情的忠贞不渝这点就是钱钟书给予他最好的人物形象。他追捧苏文纨的时候,还带着些公子哥习气,让人忍不住同情无辜木讷的方鸿渐,但这一追就是三十年。后来他对王处厚太太的火光般一闪的爱恋,倒更显掏心掏肺,带着些绝望、理想的动人色彩。
书中还有一些从一出场就不被看好的人物,正如虚伪吝啬的李梅亭、虚荣迂腐的方父、其他如高松年、汪太太,人人都有非常不时代的那一面,仿佛那个时代的文人都是如此。在学校充满着勾心斗角,封闭的环境,就会滋生很多闲话,这些都一一体现着我们学习和工作的生活,既世俗又接地气。但同时这也是《围城》时代意义所在,你很容易在书中找到契合自己的地方,就如人人都是世俗世界的庸庸大众,并没有什么突出的闪光点。书中无处不点题,无处不隐含着围城的思想,而且处处布满了人物对话和景物描写蕴含着异曲同工之妙。
即便读完两遍后,也只能略读一二,毕竟人生还有很长的路,而今天的我只是站在这座城门口的人,窥探着城里面的风景。《围城》这本书让我这个城外人也进去游览了一番城内人的生活,合页的那一刻,心里酝酿的不知是感动,或是辛酸,也可能是作为城外人的侥幸。
凡此种种,我或是我们终将经历,逃不过,走不出人生的围城。得不到的总是最美好的,方鸿渐的软弱不值得拥有唐晓芙的爱,所以他得不到。也正是由于方鸿渐的软弱,他又错过了苏文纨。爱,要的是真实,真诚和勇敢,而方鸿渐都没有。像孙柔嘉这样的女孩,她的柔弱中透着无穷的威力,在现实中更是代表每一个普通的女孩,她最大的成功就是嫁给方鸿渐,而她最大的失败也是嫁给方鸿渐。由此可见,哪一个都不好对付,哪一个都不是省油的灯,方鸿渐不管是和谁结合,注定是逃不开的围城。
《围城》给了我太多启发,总之,不管对于职业的围城、或是人生的围城,都是一样的道理,无论是城内的人,城外的人,只有塑造好自己,才能不受围城的束缚,避免做世俗世界中的庸庸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