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论传统节日于现代社会的尴尬处境

作者:李沛峰
主要内容     

论传统节日于现代社会的尴尬处境

端午节要到了,提起端午节,我们会想到什么呢?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赛龙舟,当然这两个都离许多人的生活有点遥远。一个身处现代社会的中国人,就算从未了解过端午节,那么他一定会知道在端午节大概会发生两种比较重要的事:吃粽子和放假。

倘若不是2007年国家从肢解五一黄金周,将其分配给清明端午中秋,恐怕对于这些节日重视的人会比现在少的多。起码现在,每到中秋端午,月饼粽子总是畅销,而一到清明节,许多家人都会选择出门去祭奠祖先。这些都是国家发布政令而导致的结果,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完全被淹没在了这忙碌的现代社会之中,譬如:中元节,元宵节,重阳节。

为什么传统节日在现代社会受到如此冷落?甚至有人发问,即便是中秋端午清明这些节日引起了大家的重视,那么是否我们也仅仅只重视形式而不重视内涵?没错,一到放假,在中国最扯人眼球的两件事,一件是吃,某种食物畅销脱销,另一件则是旅游,名胜古迹处处爆满。当各大网站和报纸的版面上都是这些新闻时,又还有谁能回忆起,为什么我们要放这个假?恕我直言,现在的所谓小长假,在很多人看来,只是周六周日这两个休息日的拉长版,你若问其意义,恐怕会一问三不知。

那么仅仅只是在中国传统节日渐渐变淡了吗?不是,从工业化的那一刻起,工业社会对于传统节日的冲击就开始了。一座座高楼大厦的拔地而起带来的是人们相对独立自由的空间,却也无可奈何的疏远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暂且不谈高楼与平房对于人与人关系的影响,仅仅是从前的半开放的建筑到今天一个牢牢的铁门,就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了极大的冲击。传统节日氛围变淡的根源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淡化,并且在现代大城市中体现的尤为明显。就算是我们中国人最为重视的春节,其氛围也是一年比一年淡。自从政府不允许在城内燃放烟花爆竹之后,春节在城市中的氛围就淡了许多。从前的春节里一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春晚,外面的漆黑的夜空中绚丽的烟花绽放开来,如今的春节只剩下越来越难看的春晚。就在2017年的春节,在城市里过完初一和初二后,初三我就前往广东的农村,那里的春节氛围倒是十分浓厚,就算互不相识的人也能聚在一起吃一顿饭,虽然农村里没有那么多汽车,有的只是一望无际的田野,但我却感觉氛围依然是热闹热情的,而不是城里冷冰冰的。

难道我们真的只能通过消费主义者的狂欢与假期来记住一个又一个的节日了吗?不,显然不是,城市的发展会有一个逆城市化的结果。如何让传统节日在这现代社会继续生存下去,恐怕只有等待,等待时间的流逝,将浮躁的现代人心理冲淡,将一栋栋高楼大厦冲垮,在那一天,等待我们的将会是真正的和谐社会。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