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方便的传播信息,历经了数千年。从口语传播到文字传播再到印刷传播最后到电子传播,这个过程,我们所使用的传播媒介不断丰富。现如今,我们生活中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是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时代,信息化开始全面的改变我们的观念与生活方式。
热点的产生视乎已成必然,在这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每天我们都能接受到各种各样成千上万的信息。在这纷繁的信息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爆炸性的话题、新闻,它的出现往往会引起社会、舆论的热议。甚至会形成一种风气,在或短或长的时间里面难以消灭。热点不仅仅带给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时时刻刻反映着社会出现的问题。但热点是一把双刃剑,它可能会成为不法之人牟利的渠道,我们要合理地看待它、有效地运用它。
传播学是研究社会信息系统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所谓传播,就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由此可知热点的传播同样是与社会信息系统息息相关的。
热点的传播是一种信息共享活动,具有交流、交换和扩散的性质。我们获取热点信息的权力与途径都是公平的,同样我们都有传播热点的权力,因为热点是供我们所共享的。热点的传播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进行的,又是一种双向的社会互动行为通过信息的传受和反馈而展开。受传双方必须要有共通的意义空间来实现意义的交换,传播者将热点转化成语言文字,通过互联网这个媒介进行传播,然后被受众所接受。
通过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来分析热点的传播。作为传播者的是热点的发布人,我们绝大多数人就是接受者,热点的内容就是讯息。传播者会受到来自公众和政治的压力与制约,接受者对讯息的反馈对热点的传播也会带来约束力。热点内容即讯息也会受到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再者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也是制约热点内容传播的因素之一。
热点的传播的宣传目标得到实现是通过言论活动和报道活动。例如一个热点微博的发布,有些受传者会选择忽略,有些受传者会在该热点下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言论观点。两者都起到了或多或少的宣传传播作用。
通常我们并没有得到一个完整的热点,也许是我们对信息内容的选择不同,但“把关人”在其中占了绝大部分的阻挡作用的原因。社会上存在着大量的热点素材,但对其的传播是一个取舍选择的过程,传媒组织形成了一道“关口”,这个关口过滤掉了许多内容,传到受众那里内容是少数。这是必然的,因为信息太繁乱了,必须对信息进行筛选过滤,传到受众那里才能够是高效,这样的一个热点才能跟快的传到受众然后引发社会的讨论。把关人在进行把关这个行为时,一定要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和新意。
信息社会的信息爆炸所产生的信息洪流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冲击着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类社会的结构和形态。热点作为在信息洪流的产物应该起着积极向上的作用,去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