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浅读《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青春情感色彩

作者:陈卓雪
主要内容     

摘要:来自于日本导演岩井俊二的作品《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是《花与爱丽丝》的前传,叙述了一个只属于青春期少年少女友谊和爱的故事。通篇利用动画的表现手法,配合轻盈唯美的音乐,并没有讲什么社会与时代的大道理。仅仅是用一切去塑造青春这个微妙的主题,表现那些纠结又必须面对的青春问题,从而引发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共鸣和青春不再的成年人无尽的回忆。

关键词:《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青春电影;青春;青少年形象

一、引论

其实选择这部电影去做评论和赏析的原因特别简单,不过是最近学习和生活压力有些大,就再次重温了一遍自己心中的治愈作品《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但仔细想来,我确实应该为它写一篇完整的评论,而不是存在于电脑文档和笔记本上只言片语的感悟。

我对这部作品最大的感受在于青春的认同感,虽然我是在青春期过去之后才看了作品,但这并不妨碍其中无处不流露的青春期少男少女情怀触及我的内心。曾经的我也是这样单纯又麻烦的少女,沉浸在天马行空的幻想中做着白日梦,有着一起吵闹的朋友,而我绝不会长大。直到青春期到来我的纠结告诉我,现实的逼近让人无可奈何,但是我还是愿意在并未完全成熟的岁月里活得恣意。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大事件,要说那些所谓两位主人公情绪起伏的一系列事情也都不过是她们眼里的大事,而在成年人的眼中只不过是一点尘埃。但就是这样青春里面少年的悲喜,偏偏给人带来无尽的怀念和安定,怀念已经过去了的青春岁月,安慰自己也曾经历过的那些青春时光。

二、本论

听过这句矫情的话吗?“在遇见你的那一刻,我杀死了心里的另一个自己。这便是全世界最微小的杀人事件。”这是网易云音乐热评第一对《花与爱丽杀人事件》这部的评价,也是最好的评价。

光听名字也许很多人会下意识去误会这一部电影是惊悚片,或灵异片这样题材的作品。从全篇来讲,这些元素的确或多或少在电影中有所体现,特别是电影开头围绕“犹大和他四个妻子的杀人事件”的校园传说,都完全可以算成灵异惊悚情节了。不过好在电影演绎并不诡异,人物的话语和行为的夸张和搞笑,无处不在那些只是青春期少男少女天马行空的想象和虚构罢了。

而真正看了这部《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过后才会知道,这部电影真正讲述的是——少女的心绪和青春的复杂。

日本电影《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在2015年上映,是作为真人电影《花与爱丽丝》的续作,也是其前传拍摄的。导演岩井俊二评论《花与爱丽丝》讲述的是“友谊的终结”,而《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则是故事最初花与爱丽丝“友谊的开始”。在《花与爱丽丝》中苍井优和铃木杏分别饰演主人公有栖川彻子和古井花,而在这部影片上映十年后再去拍摄前传,使用原班人马讲述小时候的故事自然很困难。苍井优和铃木杏自然无法回到青春的曾经年岁,但也许来自于日本人的怀旧情结,又也许只是岩井俊二自己的想法。最终,《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用了动画的方式去讲述爱丽丝和花的相遇故事,让原班人马以声音出演的方式重现少女青春的故事。

故事主角之一有栖川彻子,在日语发音中“有栖川”音同“爱丽丝”,所以被称为爱丽丝。而她其实原名叫做黑子彻子,是在父母离婚之后跟着母亲才改名为了有栖川彻子。另一个主角则是古井花,简称为花,是住在爱丽丝隔壁花宅的家里蹲。

爱丽丝因为父母离婚,跟着母亲搬家同时转学到了石之森学园。但是转学后,新同学们却以很异样的眼光看待她,这令她感到很不爽快。直到爱丽丝从同班同学的嘴里才知道,她现在坐的桌子的前任学生曾与学院里面流传的“犹大和四位妻子的杀人事件”有关。而巧合的是她的书桌后面的长期空着座位的主人,也是在搬家后看见偷窥着自己的邻居荒井花。于是,爱丽丝查清楚传说的真相和明白花的偷窥,去到了邻居花宅。自此,故事脱去了略带神秘灵异的面纱,而展开一场少女青春故事。《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内容时常穿插夸张搞笑片段,设置了匪夷所思的故事,看着人的心头就会涌现出莫名的轻松诙谐之感,特别适合一个人无聊的下午观看。

其中故事情节中有一些特别带有青春期色彩的对话,是很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如剧中爱丽丝和父亲见面的一番对话:

父亲:接力选手不很厉害吗?

爱丽丝:(不发一言,低着头,不断玩弄自己的杯子)

父亲:怎么了?

爱丽丝:跑得快也没什么用啊,我想要点别的特长。

父亲:例如那种?

爱丽丝:不知道,大概是更有用一点的特长吧。①

剧中的爱丽丝继承了父亲的特长跑步非常的厉害,但是在这个时候的自己已经开始不再认为跑得快有那么好的优势了。而父亲问她接力选手不很好时,爱丽丝心里有着自己的想法但是她纠结着自己的内心,玩着杯子没有说话。直到父亲询问怎么了的时候,爱丽丝才说出了跑得快也没什么用的结论,这是她对自己本身一部分的否认,就如同青春期青少年的自我否定。但是下一句父亲要她给出别的特长的时候,她却选择回答了不知道。“不知道”这三个字,是青春年少时我们说出的最多的话语,它代表了少年少女的迷茫,是青春期的特质。而那最后的“大概”和“更有用”是爱丽丝对于现实的认知,她处在成长的阶段明白幼年时候的优势也许已经不适合这个世界,她有一个更有用特长愿望这样一个认知的产生。但是这也不是说明她的成熟,这只是青春给她带来的不确定,和青春中面对万事万物变化、人生曲折的忧愁罢了。

这样的爱丽丝和在面对运动会穿着少女一般的妈妈一样,她下意识去拒绝母亲的问候,说出不希望母亲来的话语。其实,她对于来自父母的好意心里不一定是完全抗拒的,但言语举动上却实实在在拒绝着父母亲近。父母离婚的确给她的生活带来一些变化,爱丽丝明白世界上许多东西不由自己决定,自己在长大了。可青春尚未远离,她仍旧是一名别扭的少女忧愁迷茫着自己的人生。

在后面的情节中,爱丽丝送别自己的父亲,却发现母亲让她交给父亲的东西还没有给。于是,她选择追逐着父亲乘坐的汽车,从一条街到下一条街中途没有放弃过一下。而电影在这里选择做了慢镜头的处理,将彻子奔跑中的步伐一点点呈现出来,配合着延长放慢的背景音乐。看的时候很容易能体会到的是爱丽丝对父亲仍旧怀着眷恋的情感,就算是父亲和母亲分开了,自己的父亲其实是一个喜欢调戏小姑娘的普通中年男人,而母亲让她送去的东西只是一本名叫《离婚》的小说。但在爱丽丝的心中,父亲始终是自己的父亲,那种感觉是青春期看似微妙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的难以调和,却最终会走向和解的结局。而在终于追上父亲送出东西,这次在父亲坐的计程车开走,爱丽丝终于彻底放松了。爱丽丝先是走着最后又跑了起来,这里的她又在慢镜头下施展着自己的跑步特长,显得异常从容而释放。人只有在极度快乐和自由的时候,才会走路时情不自禁跑起来。因为这个时候,爱丽丝好像明白了关于自己拥有的一些东西,比如跑得快这个特长也挺好的,而父亲虽然不在身边也还是自己的父亲。

还有一段汤田、爱丽丝和花的对话也非常的经典,也衍生出了开头那句著名的文段。

汤田:花,是你吧蜜蜂放进我后背的吧。超级痛,一辈子都忘不了。

花:(并没有回答,只是转头跑走了)

(回去的电车上)

爱丽丝:我说,为什么逃走?

花:因为那家伙突然说了那样的话,那是爱的告白吧。

爱丽丝:为什么?

花:那种痛永生难忘,到底有多爱我啊。

爱丽丝:是嘛。

花:别说了。谎言也好,幻想也好,我现在只想沉浸在这份幸福中。

(最后,靠在一起的两位少女)

爱丽丝:沉浸吧。②

这里的青春色彩很大一部分都被集中在写一个点,即“被记住”。青春期里面的孩子好像都希望被哪个人所记住,那时的自己可以永久停留在一个人的心中。花用马蜂之痛让汤田永远地记住了她,而汤田也用没有给予花结婚证明被花用马蜂“杀死”这个事件让花永远记住了自己。

汤田其实带有着典型的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体现。他一方面在要转学的时候给了周围认识女生结婚证明,另一方面却没有给有着青梅身份的花一份结婚证明,而在最后告别同学的时候说出了让大家忘了他的话语。汤田所做的不过也是青春期少年独有的心理,心里明明想着被更多人记住,却在表面装作不在乎被人记住。那种口是心非的别扭,是用了和嘴上完全背离的一切举动,让身边人记恨也好,喜欢也罢,想都是被记住。实际上,汤田也做到了他的初衷,无论花以何种记忆去收藏汤田这个人,花也已经永远记住他了。

而花对爱丽丝这样叙述自己对汤田做出马蜂之痛举动的原因,“如果这世上没有马蜂,我就不会把它放入光太郎的后背。人总是在做了不可挽回的事后才会产生想法,所有的犯罪者之所以能够找到犯罪目的,都是因为他们在犯罪之前遇到了马蜂,你不这样认为吗?”③岩井俊二借花之口,这样讲述《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核心故事的源头。但是,无论如何花用着马蜂的痛楚让汤田切实的痛过,说出了那句一辈子也忘不了的话。当爱丽丝询问花什么逃走,花已经得到了满足,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值得说的。因为已经被记住了,多余的话不需要再说了。因为在花的认知中,能够被记在喜欢的人心中也是一份“爱”了。少年时期的爱恋,尤其是初恋,被记住作为收尾,而在未来的时光作为一份念想,就是最好的结果了。而汤田对花的“记住”,使得天生浪漫、喜欢幻想的花只想沉浸在自我的满足中,仅安静而无言去单纯地享受这样的时光。

青春中萌发的爱恋往往没有结果,围绕着家庭的一系列问题也好,学校人际处理和学习成绩也好,而自身不把一切放在眼中的自大毛病,真实体现在每个青春期少年少女的身上。因为对于每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青春就是把自己眼中小事化为最大的一个阶段。没有长大的少女尚且可以相信一只马蜂就能杀死一个人,而没有长大的少年也说那马蜂之痛一辈子也忘却不了。或许,等到回头再看那天真的举动、那份痛楚,他们会说那终究是片刻的记忆。但是,那一刻的确已经达到了终生难忘到可以被讲述,那曾经的目标就已经达成了。花也是这样看的,不管现在如何了,汤田记住了那种一辈子都忘不了的痛,在那一刻他“爱”她,足够了。

青春期的矛盾,是渴望被记住的不坦诚,是少年少女平静外表里生出的千万种心绪。那份渴望和心绪,来自青春期初次感受到成人世界的无奈,见到人世间的是是非非不受自己掌握,一份青春的反叛与挣扎。他们需要寻求一种途径保留住那个时候的自己,最好有人能够永远记住青春的自己。只有童年时代的孩子才会认为快乐可以永远延续,而青春里的青少年知晓欢愉的短暂,还不肯罢手的继续沉溺和不甘心的斗争。

青春到底是什么东西,它的到来为每个人做了什么,而它的离去每个人又失去了什么。无论是处在青春期还是已经告别这个时期的成人,好像都说不出个所以然,却又都好像深以为然。青春期的心思,是对于成年人无关痛痒的尘埃,是少年少女心里惊涛骇浪的巨石。每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都是那么容易对别人好,又在很多时候会莫名惹人厌烦。人人都成了那副“骄傲狂妄”又“自以为是”的样子,可是在那样的时光过去之后就再也看不见青春期的小傻瓜们,可爱又可恨的少年少女了。

对于动画的制作上,岩井俊二对于整部电影采用的是“影像描摹和三维计算机图形混合使用的手法”。这样就造成了电影很大一部分的背景带有水彩的风格,而部分的背景在人物存在时候会被虚化。更大的人物创作上,也是会被观众看影片时诟病的问题,在于人物绘制时非常真实而偏向白描,人物表情存在“崩坏”的时候。但是意外的,这样看似粗糙的动画制作并不影响实际的观看体验。反而在电影中的场景处理上很容易给人梦幻清新的感觉,慢慢舒缓自己的身心去感受青春的回忆。极简的美学体现在人物细节的表现十分优越,尤其是设计小女生们动作的自然,很容易给人一种代入感,让人觉得很纯粹真实。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这部电影作为日本青春电影中纯爱情感类,叙事上就只是使用简单的单线叙事推进。整部影片很多时候就是去描绘爱丽丝简单的青春生活,简化到琐碎日常有时可能带着些许枯燥和乏味。但作为故事中最大中心的“杀人”事件,又显得荒唐和搞笑。但无论大事小事,或真或假,就是这样无数的片段构成了爱丽丝和花的生活,伴随她们青春的脚步而不停息。

而爱丽丝和花在这部影片中作为友谊开始,一切故事的开头,我们可以看见的是两个彼此的性格不相同,爱好不一样,生活经历也不同的女孩成为彼此的“共犯”、也是最重要的朋友。爱丽丝活泼也讲义气,花情感更深沉却神经质。但是,她们就像是寻找到缺失的自己,而成为彼此的朋友。她们的友谊到底由何处开始,也许是在爱丽丝看到偷窥自己的花那一刻,也许是在花对爱丽丝跟了一路说出“担心你啊”那一刻,也许是在两人一同躺车底取暖倾诉心事那一刻。爱丽丝和花共同经历了无数的片段,微小而细碎,又那么值得纪念,就在某一刹那展开了她们的友谊。

在故事的最后,爱丽丝与花终于成为亲密的“共犯”,终迎来彼此的再生。她们协力再次“杀死”彼此身上的汤田,对于爱丽丝来说,学校里故事所扣上的“犹大恶魔”需要自己亲自解开。对于花来说,曾经汤田的离开,只是花无疾而终恋情的消失。这次爱丽丝和花两个女孩,携手将笼罩在她们身上、心底埋藏的挥之不去的汤田灵魂去消除。于是乎,发生了世界上最微小的杀人事件。其实,这里被杀死的不是某个确切的人,而是笼罩在她们两人身上无法告别过去的曾经的自己。“杀死了心里的另一个自己”,真正指的杀死的是心里面那个掩埋住的困在过去而自卑、微小的自己,而后将迎来的是一个全新的、终于面对现实积极向上的自己。结尾时,少女们都穿上了学校的水手服,重回到日常生活中去。这里的爱丽丝接受了自己的新名字,真正开始了作为有栖川彻子的生活。而花将汤田记在了最美好的回忆中,作了彻底告别哀悼,回归暂别的校园。她们终于选择挥别过去了,无论曾经是怎么样纠结和不舍,最后还是选择去做新的自我、开启新的生活。

三、结论

《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集中区描绘了关于青春的波折和在青春期里面少男少女的故事。其实,青春注定是一场即将成熟的告别式,每个人都无法逃脱在岁月流逝中发生无数的改变。人生漫长的时光中,偏生出了青春这个异类,让少男少女在青春中纯粹而快乐,又在成长的曲折、生活的实际中明了而痛苦。岩井俊二真的很擅长去拍青春电影,他不断探讨青春的意义,书写着各不相同的青春的形式。但是,在他的眼中,青春唯一不变的是纯粹和简单。就像《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里面一样,友情可以简单地开始,一场暗恋也能够简单地开始,而最后却莫须有地草草结束。因为青春就是如此的简单和纯粹,又带着无尽的幻想和莫名其妙。

注释:

①②③:岩井俊二,乙一.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M].中国友谊出版社,2017

参考文献:

[1]岩井俊二,乙一.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M].中国友谊出版社,2017

[2]赵毅恒,傅其林,张怡.现代西方批评理论[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

[3][日]中西进.日本文化的构造[M].彭曦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13,63.

[4]钱有钰.贵在青春思考——解读日本青春电影[J].电影新作,2004(06)

[5]丁珊珊.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日本青春电影[J].福建论坛(人文科学版),2006(03)

[6]沈小风.试析青少年在青春电影中的形象[J].电影评介,2007(23)

[7]王玉辉.日本青春治愈系电影的类型特征及影像抒写[J].当代电影,2017(11)[8]魏春霞.《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极简美学[J].电影文学,2016(12)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