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读书报告
龙应台一直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作家,看了她最出名的《目送》,很欣赏她的文笔和对生活中的感悟那种感情的细腻是我为之所感动的。喜欢她的这种人生态度,每一个被看见的瞬间,都被采下,而采下的每一个当时,都能感受到这种美的逼迫,因为每一个当时,都稍纵即逝。七十三篇散文,款款两三百页,平和的语句,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总是在不经意间道出人生的真谛,如晴空霹雳,划破的不止长空,还有人的思想。文字魅力而忧伤,仿佛外界已与你无关,你只需要跟着文字的步履走,一字一句一篇,一字一句一篇,不需要意识,不用考虑时间!
在《目送》的第一章就是《有些路啊,只能一个人走》其中也是龙应台写过得文字中为广传的一句话: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龙应台通过一个简短的她与儿子的小故事把母爱亲情很接地气地通过文字表达了出来。其实她文字下的场景何尝又不是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平常接触到的场景呢。龙应台对母子之间的情感和现实都有着深刻地体会。就如她所说,34岁第一次当母亲,从此走上人生课,且至今未毕业。那句“你站立在小路的这这一端,看着他消失在小路转弯的方向。而且,他用背影告诉你不必追。”由此,我想到自己。当我第一次踏进小学的校门时,也曾一次次回头注视父母离去的背影;当爸爸或者妈妈出差离家时,我也曾趴在窗口,目送他们的背影消失在小区的拐角。当我第一次离开父母远赴其他地方时,参加人生第一次入学考试时,我也都能感到背后目送我的那两双热切的眼神……
“我总是在暮色沉沉中奔向机潮,这句话是那样的简单明了,但却是给我了深深的思考:作者为了照顾父亲,甚至自己的裙子上都沾上了污迹;为了多陪陪自己的父亲,宁可在夕阳西下的时候奔向机场,赶最晚的飞机……这一切,是不是应该让我们学习呢?
在寂寞而困惑的青年少年时光,我特别幸运碰到这样的一本书。它所展现的,正是眼前我们所经历的生活。友谊,亲情,爱情;生活,学习,娱乐。它最好不要说教意味太重,一定不要有阅读障碍,内容应该简洁却有力,有着直指人心的力量。它当然不能太过简单、空洞、荒诞、离奇,或者只是单纯地讲个故事,至少在我阅读过程中或者阅读过后,有一种随时想要再打开重新阅读一遍的冲动。它让你忍不住拿起笔,在深深触动你的句子处来回咀嚼、反复诵读,然后誊写在自己最宝贵的笔记上。它引起你的深深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