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史记中的刺客形象

作者:蔡易伦
主要内容     

史记中的刺客形象

在司马迁的《刺客列传》中,描写了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五位刺客的形象,他们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除了曹沫是一个将军,其余都是客或者是游士,虽然没有很高的社会地位,但在当时宗法制,等级制度严密的情况下,他们的刺杀行为无不展现正义、恩报和道义,很好的实现了自己的价值。本文拟从士的职业价值理念与价值实现、刺客的历史意义两个方面对史记中的刺客的形象进行分析。

一、士的职业价值理念与价值实现:士是一个在春秋战国时期新兴的社会阶层,他们大多是下层民众通过自己的知识、技能来服务贵族,所以他们渴望得到社会的认可,渴望遇到知己,被认同,即“知”,其次便是以命相报,实现精神价值,即“报”,这便是士的职业价值理念了。“知”和“报”这两个字在五位刺客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专诸曾被吴国的公子光以善客待之,便帮其刺杀吴王僚;聂政由于受到了严仲子对其母亲的恩惠,在老母去世后,主动找到他帮其刺杀侠累。而豫让作为春秋末期晋国一个新兴的士阶层,一直秉持着士的职业价值理念,他先后为晋六族中的范式和中行氏服务过,但只有在智氏服务时,得到了智伯的认同,所以当智氏被赵襄子灭掉,豫让就不顾一切以替智伯报仇。他抱着“士为知己者死”的心态,去刺杀赵襄子,不料却两次刺杀未果,反而得到赵襄子“天下之贤人”的赏识,而最终豫让与赵襄子通过各自行为成就了对方,豫让“三跃而击之,付剑自杀。”,这样的结局实在可以称“奇”。豫让的目的实际通过刺杀的行动,让自己送命,来完善人格,进一步实现士的价值。这就说明了士在得到认可之后,知识和技能渐渐变得次要,而能够做到“报”,实现士的精神意义,则能更好的体现士的职业道德,“知”与“报”也成为了士的一种信仰。

刺客们胆大勇猛、正义刚强,他们不顾一切为报知遇之恩,坚持实现职业价值的思想令人钦佩。曹沫作为春秋时期鲁国的将军,为了自己国家的土地,在坛上盟誓时,毅然拔出匕首劫持齐桓公,在“齐强鲁弱,大国侵鲁亦甚矣”的社会背景下,曹沫的行为是忠贞爱国的体现,是正义的象征。而战国时期魏国的聂政,他一开始以奉老母为由拒绝了严仲子,展现出他的一片孝心,严仲子“奉百金为亲寿”,这一点聂政始终铭记,所以当母亲去世,他主动找到严仲子,独自至韩在相府中刺杀侠累,成功后自毁面容,自杀身亡。聂政成功的报答了知遇之恩,实现了士的现实存在价值;而他所刺杀的人是韩国的宰相侠累,是一个大人物,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能更好的体现他的生命价值;刺杀成功后,他自皮面抉眼,为的是保护自己的姐姐,而他的姐姐聂荣也到韩国指出了刺杀者,弟弟的名字被传出,实现了职业的价值,这三种价值的实现,使聂政的人格得到完善,也很好的展示了一个刺客的形象。

刺客们通过结交豪权、获得比自己社会地位高的人的赏识、行刺对象的社会地位、死后的名声来确立自己的生存价值、生命价值以及士人群体的价值,塑造了刺客完整的人格形态。

二、刺客的历史意义:可以看出,以上几位刺客大多是为了个体或士人群体的人格塑造,但对社会的贡献不大,缺乏历史意义,而荆轲的社会价值相比前四位则得到了更好的实现。

当时秦吞诸侯,兼并六国,山东六国危在旦夕,荆轲带着拯救六国的重大历史责任去刺杀秦王。在刺杀行动前田光和樊於期自刎,为这次行动赋予了庄重、悲壮的色彩,虽行刺不成、命丧秦庭,但荆轲与秦王斗智斗勇的过程,被司马迁描写的惟妙惟肖,只是读那一段都能感受到紧张的气氛,为荆轲捏一把汗,也从心底开始敬佩这位历史上的悲剧英雄。这次行动很好的展现了荆轲的勇猛和反秦的力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不复还!”,包括高渐离之后的继续行刺,也更好的展示了这次行动的历史正义性,增添了感天动地的感召力。荆轲的这次行为有巨大的影响力,《荆轲刺秦王》这篇文章也被千古传颂,荆轲的形象更为丰满,有着巨大的历史意义,成为了历史上的英雄。

佩服历史上刺客的勇猛,更崇拜他们心中的执念和精神,抓住生命中的“知”与“报”,实现自身价值,他们的精神丰富,他们的人格完善,这种正义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敬畏和学习。

参考文献:司马迁《刺客列传》《荆轲刺秦王》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