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课程论文
大学第一个学期的期末到了,在这一学期里我接触了一个完全陌生的学科——大众传播学。我了解到大众传播学在新闻学、传播学这一类的学科有着奠基的重要作用。作为一个理科生而言,学习大众传播的理论知识实在有点困难,有些理论比如说框架这些理论,我要理解起来真的有点难。而且我的语言功底也不是很好,所以分析起来可能会比较简单。
热点案例:于欢辱母杀人事件
事情的起因是一起常见的催债杀人事件,杀人者名叫于欢,而死者是当地有名的恶霸杜志。
杜志浩上门催债,采取了十分过分的手段羞辱于欢之母,于欢在母亲苏银霞和自己在被11名催债人长达一小时的侮辱后,情急之下用水果刀刺伤了4人。被刺中的杜志浩自行驾车就医。却因失血过多休克死亡。玉环的行为虽事出有因,但还是违反了法律法规,被当地的法院判处终身监禁。
而这件事就从这地方法院的判决里,开始热了起来。法院判决于欢的杀人性质为故意伤人罪,这件事刚报到出来时,还没有多大热度,之后有很多人阅读了这一篇报到后发现这起案件的性质与法院的判决不合理,就有人开始质疑这条新闻,逐渐的有很多专家,学者开始渐渐的这条新闻就热了起来。
之后很多媒体开始报道这件事,我记得那段时间的各大头条新闻都是于欢辱母杀人案。大家也都在讨论这起案件。比如我所接触的QQ、微博、哔哩哔哩这些网络用户互动性比较强的平台,都在热议这件事。
随着专业媒体的深度挖掘报道,大家逐渐把目光放在了催债人的利益集团、官员受贿、官商勾结等方面。之后对起案件重审,最终于欢从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5年。
分析1:在这里我认为有一些因素影响这着这条新闻的传播。在这条新闻传播的最初,受传者只是普通的大众。有的人对这条新闻看了就看了,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而有一定知识文化的人在读完这条新闻之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之处。体现了马莱克兹的大众传播模式中信息对不同群体传播产生的不同效果。
2:之后又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的人写文章来指出这件事的问题所在或者当地法院的判决有不当之处。我认为如果只是普通或者没有一定名气和社会地位的人来说,这件事的转机可还不一定会这么快。而发文章评论这起案件的专家、学者们还是有一定的社会知名度和权威性,在其中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把这个消息从默默无闻变为热点事件。
3:拟态环境。当时国家把政治目标放在了整顿贪污腐败方面,而且大家也知道的是我国的媒体是掌控在政府手中,上行下效,媒体也就自然而然的传播反腐败、反贪污的消息,人们也就处于这种严厉打击贪污腐败的环境下。而在这起案件之后大家敏感的注意到了法院判决的不妥与受害者所在的利益集团有关,商业纠纷引起了法院的判决有问题。那么这法院官员,甚至是当地市政府都可能存在问题。那么这问题就一定存在与官员贪污腐败有关,那么这起事件就自然而然的热了起来。
以上是我的个人看法,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