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柔石与《为奴隶的母亲》

作者:不更名
主要内容     

看完《为奴隶的母亲》后,首先感到的是莫大的愤懑与强烈的不安,就好像是被人无声中在胸前重重地踢了一脚,却又不知道到是谁的那种气闷。也为了柔石这个名字而感到好奇,什么人能写成如此惊人心魄,骇人灵魂的作品呢?

柔石,原名赵平福,后改名平复,可再看到他的出生日期和死亡日期,我便不忍卒读了,柔石先生连三十都未立,便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秘密杀害,永远与世长辞了。柔石先生不仅仅是一名真正的共产党员,他还是一位优秀的文学创造者,在新文化运动中,这位仅仅二十来岁的小伙子就秉持着他“教育救国”的理念成为了弄潮儿,成立“朝花社”,加入左联,他是鲁迅的弟子,其对他的评价是“迂”和“硬气”,这似贬实褒的评价,突显了他文学创作的自在性格,于是,自《祝福》以后,《为奴隶的母亲》横空出世了。

典妻婚是一种畸形的婚姻民俗形式,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物,它在民国时期主要流行于我国的浙东地区。“浙江宁、绍、台各属,常有典妻之风”。典妻的实质是将妻子作为物权客体,议价典(雇)给他人,典约期满,以价赎回。它是由中国封建买卖婚姻民俗演变而来,是买卖婚派生出来的一种临时性的婚姻形式。而据柔石先生乡里人介绍,柔石有一位老实的兄弟,也正是因为家庭贫困潦倒,而将被称作“山里嫂”的妻子典当给了乡里的大财主,柔石听说了这个消息,大为愤怒,如同巴金老人因为哥哥受到封建压迫,写下《家》一般,柔石撰文写下了《为奴隶的母亲》,塑造了“春宝娘”这一典妻婚的受害女性形象,揭示了现实社会中典妻制度的野蛮与残酷,进而对社会落后封建思想进行批判与抨击。但也因此,柔石先生带入了大量的自我感情,未能完全客观地刻画人物。

文中主要就是讲述女人被作为附属品被“典卖”,备受压迫的故事,现在我就将“春宝娘”与“秀才嫂”这两个书中的人物进行一番对比,虽然一开始读完《为奴隶的母亲》,我是对“秀才嫂”是怀着极大地不满和憎恶,而对“春宝娘”表示深深地同情的,但后来,经过我的一番对比,我又有了一些新的想法。这两个女人都有相同的可怜之处,她们在当时完全沦为了男人们的附属品,连一个真正像样的名字都没有,名字都是依附在男人之上叫出来的,管中窥豹的话,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当时旧社会对于女性的不尊重和不重视,也可以看出作者辛辣地讽刺。而相反的是,我认为“春宝娘”在这种背景的压迫下完全丧失了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反抗意识。在得知“黄胖”要将自己典卖掉后,虽然“讷讷地低语”和“几乎昏去”,但最后还是默认了这一事实,而到了秀才家里,她备受“秀才嫂”的欺辱和压迫,而也只是默默忍受,不敢声张,而虽然秀才看似会安慰她,体恤他,其实说到底,也只是因为她给他生了一个儿子和较“秀才嫂”比起更加年轻,这大底是每个男人都会的花言巧语,这其实也暗含了秀才对他情感上的压迫,她在生活中处处受到压迫,却处处逆来顺受,以至于到后来,因为“青玉戒指”事件,她再次被扫地出门,回到那个一贫如洗的家,却还保留了对秀才的一点思念,这是最大的可悲!也深刻地突显了当时社会的“吃人”,但在这里作者也是伟大了,他借用“春宝娘”的母爱,不管是对春宝的母爱而让她选择了被典还是出于对秋宝的母爱而让她感到怀念,都是极其感人了,受到这么多的屈辱和欺凌,“春宝娘”大底是因为“母爱”的精神支柱而选择了隐让苟活吧!

而反观“秀才嫂”与秀才的关系:丈夫斯文,一直对妻子很好,甚至有点怕妻子。结婚十五年后,妻生有一子。十个月后孩子患天花死去。再过十五年妻无生养。丈夫想买一妾,妻只允他典一个,后所典的妾生一子。典契期满之前,丈夫想永远买下该妾,妻不同意。丈夫提出续典,妻仍不同意。“秀才嫂”虽然不断地欺辱“春宝娘”,让人感到厌恶,但其实“春宝娘”才是秀才一家婚姻的第三者,“秀才嫂”其实是当时少见的平等婚姻观的觉醒者,她反对一夫多妻的制度,突显了她一定程度上的自我潜意识觉醒,虽然这个觉醒败给了“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制度,但她在乡村地带能有如此的觉醒,算得上是令人敬佩的地方了,只是他因爱生恨而对“春宝娘”一味地打压,也让人表示不满。但作者在这里一味地批判“秀才嫂”,而褒扬“春宝娘”却也显得有失偏颇,其实,“秀才嫂”也是那个封建礼教制度下的受害人,但她敢于反抗的精神其实也值得我们重新去思考。

另外我要提一下,这篇小说中最让我感到愤懑,最愤懑的地方正是在“黄胖”因为“春宝娘”产下一个女婴的情况下,端来一盆热水,连脐带都没有剪,直接将自己的女儿按在盆里给活生生地烫死了。在这里,我简直不能保持理性,要唾骂他十万遍“非人哉”,但想来死的只有这女婴一个吗?不知道多少女婴因为家中的贫困而刚刚出生就失去了生命,这正是封建礼教在吃人啊,因为女孩不能传宗接代,没有很高的劳动能力,而被这般随意歧视,甚至被随意践踏生命,先不谈谈女权,连女孩生命都是这般被视若草芥,而最大的可悲在于“春宝娘”虽然因为女儿被杀害而心痛,却还要和这个杀人恶魔“黄胖”继续生活,直到为他产下一子,连“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都不能完全表达我的心情。

封建礼教思想如同天地般大的熔炉将每个人都捆绑在其中炖煮,直到连骨头都炖碎,直到连灵魂都煮焦,每个人都逃不开,这是他们所有人最后的宿命,这是当时最大的悲哀,这也是为什么先知的知识分子要举起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开浩浩荡荡的新文化运动的真正原因吧!

向如同柔石这般为人类的幸福而献出了宝贵生命的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正是因为他们的奋斗,我们才得以拥有了新的明天。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