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则是其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或问《西游记》果为何书?曰实是一部奇文、一部妙文。”清代学者张书坤曾这样评价道。在我看来,浅读《西游记》,性格鲜明又极近人情的各种角色和想象新奇的故事情节激起人的浓厚兴味,使人一读再读也不觉厌烦;深读《西游记》,神话外壳下所寓藏的“反抗封建统治”之类的深刻内容也值得人反复品悟。
《西游记》主要刻画了四个性格迥然的人物形象,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让我既喜又怨。
唐僧作为师父,面善心慈、怀容天下,却又不辨是非、遇事怯懦,与当时心系社稷然而能力匮乏的统治者形象不谋而合。
孙悟空神通广大,且极好斗:上与玉皇大帝斗,下与妖魔鬼怪斗,与一切阻碍他追求自由和尊严的事物斗。如果说唐僧是现实的缩影,那孙悟空便算是理想的化身——他几乎满足了人们关于英雄的所有想象。但终究,人无完人。也许是习惯了称王受拥,孙悟空总扬着一股傲气,与别人的相处也不尽和谐;受到冤枉时,他是不愿多解释的,大不了就此分道扬镳。因此“不可一世”、“薄情寡义”的标签有时也会贴到他身上。
不比孙悟空的“英雄形象”,猪八戒可谓是“缺点的集合体”。好吃懒做、贪财好色、遇难即退,又嫉贤妒能、暗使挑拨,全不愧对孙悟空唤他那声“呆子”。这样一个形象,却不显丑陋,反而由于带有浓厚的人情味,就如林语堂先生所言:“他是一个充满人欲的艺术形象”,让人横生几分亲近之感。
沙和尚,戏份于四人中算最少,做的也尽是些琐碎之事,但却不容忽视。安于本职、不好追求事功,但与妖魔相遇时他从不脱逃;谨遵辈序、对上言听计从,即使别人皆轻看猪八戒,他还是会恭敬地唤一声“二师兄”;心地善良却不似唐僧事事皆循佛家教条的做作,而当真是自内心流露出来的、与人性俱来的情绪。也许他本事不大,但这并不妨碍他做一个真正的老实善良之人。但也正是因为本事不大,所以注定了他性格带有缺陷:在天宫时,一次偶然失误让他被罪恶感紧紧束缚;从唐僧三人游时,“奴性”意识让他对师父和师兄言听计从,个性全然被置于阴霾之中。
除四个主角之外,《西游记》中还描绘了大量的神魔形象,如西天的如来佛祖、天宫的玉皇大帝、地府的阎王。也许志各殊途,但无一例外地,他们行于同道:抹着浓厚的人性色彩。他们所治的世界,可清晰见得现实社会的投影。
《西游记》中也不乏对人类角色的描写,但大都是统治阶级,最高统治者尤甚,且非昏即暴,无一例外。如车迟国国王宠信三怪并奉之为国师、比丘国国王把狐狸精“用小孩的心肝做药引方可治病”的假话当作真理。
听上去真是荒诞可笑极了。
但撕开虚幻神话的面纱,暴露出来的是同样荒诞可笑的现实社会。
“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加以铺张描写。”
吴承恩在这方面可谓是登峰造极之人。
见多了刀光剑影,儿女情长似乎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比如唐僧在女儿国的那些片段。
世间最美好的事情莫过于一见钟情。看见他的那一刻,眼睛像吃了蜜一样的甜,流浪的心突然有了归属。按例跪伏殿下,等待国王批过通关文牒后继续行路,这次却觉有些异样。连拜三次皆无回应,唐僧抬眼,正好撞上国王的目光。到底是谁的眼里盛了一汪盈盈的温柔,说不清。
世间最悲哀的往往也是一见钟情。如同被点燃的烟花,刹那光鲜之后,只剩灰烬和遗憾。走下王位的国王也不过是一个想与心上人共度余生的女子,自是要尽显柔情本色。唐僧并非全然不食人间烟火,其中深情自是得以领悟,但肩担取经重任的他又能如何回应呢?
只不过顾左右而言他。
其实,孙悟空戴着紧箍咒,唐僧又何尝没有呢?从踏上取经之路那时起,他的个性情欲皆被束进金库咒,动一点越界的念头,则得钻心的疼痛。
《西游记》当真是一座艺术宝殿,我眼前所及的不过只是殿外的一扇窗、一堵墙,而内里的更多精妙,还需要用一生慢慢体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