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诗歌赏析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分析: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人间的四月,芳菲已经落尽了,而高山寺庙中的桃花才刚开始盛开。本来是春天已经归去,却在山中遇到了意料之外的春色。此时此景,又让作者感到了“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的无赖,虽然因为自己直言不讳冒犯了权贵,受到了来自朝廷排挤,因而被贬官的遭遇,但是却在春天逝去的时候看到了春景,内心得到了一丝宽慰。也生动形象地对《琵琶行》一词中“同时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做出了很好的论证。那种惆怅与无赖。
在这首始终其中包含了由于山川与平地之间的海拔高度不同,而造成了气候的差异性,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花越不易盛开的地理知识。
作者: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此诗创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四月,白居易此时任江州司马,年四十六。当时,白居易因为被贬为了江州司马,所以诗中也融入了沧桑感慨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