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的十大原则: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
“关于事件事实的报道,我定下一条原则:绝不轻易写下我听到的第一个故事,甚至也不接受自己的一般印象的引导;我描述的时间,有的是我亲历的,如果是从目击者那里听来的,我一定尽可能详尽地进行检查。即便如此,真想还是不容易发现,不同目击者对同一事件,也有不同的说法,或者因为偏袒某一方,或者因为记忆不完全。”
---------Thucydides
作为新闻工作者,我们的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我们写的新闻是给大众看的,如果不保持其真实性,就相当于在欺骗大众,为职业抹黑,同时也失去了大众的信任。
比如在2013年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了一则《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的新闻。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单膝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在配图照片中,一名扎着马尾辫的女孩单膝跪地,在给一位患有残疾的老人喂盒饭。女孩是湖南新化人,目前正在深圳打工。3月24日下班回家路上,女孩看到老人盯着快餐店里的盒饭后便掏钱为老人买来了盒饭,然后亲自喂饭。这则新闻被报道出来后,在朋友圈及各大新闻网站与微博上疯转,许多人都为图中的女孩竖起了大拇指为她的行为点赞,说她的行为充满了正能量,非常值得我们学习。但之后经过深圳媒体的证实,众人才发现这原来只是一场炒作,附近一位目睹拍摄过程的报刊亭老板称,女孩只喂了几口饭,便随拍照的男子离开。此后,策划者出面致歉,承认照片是摆拍。首发媒体中国新闻网也表示歉意,中国新闻社称已对当事记者、网站当日值班责任人等做出了处理。但是就算对报道的记者做出了处分,中国新闻网的失去公信力也难以挽回。作为媒体,不经求证便发布不实新闻,就是犯了大错。在事件水落石出后,假新闻发布者发布了一则"致歉声明",她承认自己"未严谨地核实新闻事实,没有善尽一个新闻记者的责任",但依然强调自己的初衷是"出于传播正能量、传播真善美"。但这种无中生有的正能量真的能传播真善美吗?真正能传播正能量的新闻,是基于事实的。假新闻有时更可能引起民众的不适。例如今年的一则新闻,五月网上有消息称,最近许多小黄车座椅上有细小的针,很有可能有艾滋病人血液的针,让大家骑行的时候千万要注意,留意下坐凳,千万不要遭受无辜的罪。不管有没有针,看一下不会损失什么,即使没有艾滋病,也疼啊!这段文字下面,甚至还配上了4张小黄车扎有细针的图片。但经过合肥警方的调查,23日,经警方查明,网络上的“注意!近期发现小黄车座椅有细针,疑似艾滋病患者报复”消息系谣言。可是假新闻的影响,是如何也无法全部澄清的。仍会有许多不清楚的民众受着欺骗。
所以,新闻工作首先要对真实负责,失去真实的新闻也会让新闻工作者失去公众的信任与支持,我们一定要让新闻在保持真实的原样,使新闻越做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