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百家经典选读》读后感

作者:姚佳祺
主要内容

本书由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邹广严教授主编,主要内容是对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及优秀历史典籍的摘录与释义与西方古典文明的经典之作以及中西方近现代文化的优秀作品摘录,从传统文化到现代科技,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让人不由的心声惊叹。同时可以看出邹校长同时也是邹教授的教学观念:止于至善,同时也可以看到我川大锦城文传学院的人才培养理念:培养技术性文科人才。

本书首先讲解了部分中国名篇,包括《大学》《论语》《中庸》《孟子》《资治通鉴》《孙子兵法》《文学革命论》等不同时期中国文化的发展与成长。在我看来,在科技发展如此迅速的今天,有些传统文化的却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但中国作为四大古文明之中唯一得以流传到现在的古文明,正是由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使它们始终以勃勃生机展现在众人面前。所以,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是十分必要的,继承传统文化的任务任重而道远。在本书中,我看到了孔孟、庄荀等先贤的思想,对“仁”、“道”、“法”的思想体系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更了解做人理应胸怀天下,做学问更要格物致知,传统不忘,中华民族才能更好的发展。

其次,本书还选列了一些外国名篇,让我走进了西方哲学家们的世界,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苏格拉底有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说:“国王应该是哲学家,或应该让哲学家做国王,因为只有哲学家才具备治理国家应该有的知识。”在我们现在看来只会讲道理的人怎么能够成为一个国家的治理者呐?但不得不说苏格拉底所设想的是一个理想化的国度在书中我还看到了亚里士多德对于“幸福”的理解,以及他由德行与幸福的讨论过渡到其政治学理论的一个引导。哲学家的话语总是晦涩难懂,哲学的理解也总是千变万化,我们可以多学习,在学习中获得自己的感悟。

最后,在中西名篇中都有提到各国近现代对科技及人类发展的探索与思考,就说明编者在关注传统文化的同时更立足于现实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有迹可循,科技推动我们的生活,但在不断智能化的今天,人工智能又会给我们带来什么,这也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总之,从书中我看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科技与传统文化并不互相矛盾,可以说并行不悖,如何让二者有机结合?更是需要我们当代大学生去继续探索并为之努力奋斗的!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