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28-8556-4969
语言:中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作品交易> 文字作品> 其他>

长篇神魔志怪小说的开端——《西游记》

作者:李赛燕
主要内容

长篇神魔志怪小说的开端——《西游记》

很多人从小就看过《西游记》,不仅仅是老师要求阅读的,也会在电视里看到电视剧版的《西游记》。不管是书籍还是电视剧,无一例外《西游记》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奉为经典之作。

《西游记》是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所写的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先驱开创者。该书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一路降妖伏魔,保护唐僧西行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作为一本志怪小说,刻画了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其中最突出的四个人物就是唐僧师徒四人。所以很多学者关于《西游记》的分析有多在于人物的分析。孙悟空作为《西游记》的核心人物,其一出场便表现了他的不平凡。孙悟空原本是一块石头,后变为石猴正是从心所欲,变为心灵本初的模样,西天取经的一路就是对这枚石头打磨的过程。孙悟空代表的是人性跳脱的一面,而从猴到佛便是对人格、人性磨炼的一种体现。孙悟空积极乐观,敢于斗争,坚持真理,勇往直前,作者吴承恩写其反抗专制压迫,战胜黑暗,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之一。猪八戒的形象则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小生产者的形象,他有着最最接近现实社会人们的特点,憨厚淳朴、吃苦耐劳、对敌斗争从不屈服等优点,但又带有常人有的一些缺点,如贪馋好色、不辨识敌我、嫉妒心强、斗争不够坚定、面对挫折轻言放弃。这个形象是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最接地气的人物。沙和尚,一个在《西游记》中存在感十分弱的人,但他也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角色,他会在师徒闹矛盾时进行调和,会在猪八戒选择退缩时不放弃,作者将他描绘成一个木讷的人物,代表着人性中愚钝的一面,但也有积极进取的一面。唐僧算是现在最有争议的一个人物了吧,从过去对他的肯定,到现在学界对其批评大于肯定。他在现在看起来是一个封建社会恪守宗教信条和礼仪,过于迂腐顽固,不辨是非的人物,从过去的歌颂变为讽刺嘲笑,可能正是吴承恩当初描写这个人物的真正用意吧。

《西游记》之所以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被称为四大名著之一,就在于他表达出来的主旨不止一个。一是《西游记》融合了佛、道、儒三家的思想和内容,崇尚惩恶扬善、敢于担当、追求真理。二是想要挣脱人身束缚的愿望,明面上写取经,但暗线是写佛道争斗,最底层是追求长寿。三是强调修身过程,修心目标,一念为神,一念成魔。四是描绘了有关人性的自由本质与不得不接受约束的矛盾处境。五是隐喻着人必须历经艰辛才能获得成功。其思想的深刻,主旨的丰富,天马行空的想象,丰满的人物形象,大胆奇特的夸张艺术特点,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学价值。

任何一部文学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的反映,随着对《西游记》的研究的深入,作为神魔小说杰出代表的《西游记》通过《西游记》中虚幻的神魔世界,我们处处可以看到现实社会的投影,黑暗的封建社会的缩影,所以近年来《西游记》中的阴谋论开始流行。作品里面有着一些黑暗的一面,例如一是取经路上的妖魔鬼怪多与神佛有关,大多是神佛的坐骑,而那些有“后台”的妖怪都被带走了,而那些没有后台的妖怪基本上都被打死了。二是孙悟空每当打不过妖怪时,就去搬救兵,找菩萨降服妖怪。玉帝是统治阶级的缩影,而妖魔鬼怪则反映了社会上黑暗势力的阴险淫恶。三是沙僧缺少鲜明的性格特点,人物较单薄,存在感不强。四是吴承恩写作利用不合理的佛教思想,否定道教的教义,具有局限性,用一种不合理的教条去去否定另一种不合理的教条,无法解决实质问题,无法真正的反抗。五是孙悟空最后取得真经,封了官,修成正果,并没有反抗到底,表明了作者反抗意识的薄弱,不能起到很大的影响。六是全篇存在着逻辑矛盾,前写孙悟空的本领强大,只有佛祖才能镇压他,但后来取经过程中,区区一个小妖就可以打败孙悟空,存在矛盾。

《西游记》的内涵是一个字“诚”,作品带有奇幻色彩,具有童心,较为适合儿童看,具有一定的积极色彩。作者具有反抗意思,能反抗黑暗的封建社会,虽然说在其作品中没有反抗到底,但也能称为较为进步的思想。《西游记》以其独特的文学价值,屹立于中国文学之林中。

原创不易,您可选择 , 鼓励原创呦!

联系我们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浆洗街27号天亿大厦A座1107室
电话:028-8556-4969
邮箱:xzb@goldcopyright.com 联系我们
扫一扫
登录移动端
如您有以下需求请勾选或填写相关信息,我们将尽快与您联系
1.有意购买本作品并询价
2.单次使用本作品并询价、授权
3.委托本作品的作者定制业务并询价
4.其他